bg
搜索
简
APP
主页 > 副刊 > Like周刊

主题故事

木屋

何清园

老吉隆坡

文 文 文

◤主题故事◢我在龙蛇混杂地长大

谭荣楷出生于1943年日侵时代,小时住过雪兰莪州小镇间征和加影锡米山,十一二岁搬到。早期住在电房后的,后拆除兴建九楼,与另一广东新会谭氏人家合搭两间相连。他家有七兄弟姐妹,排行最小,父兄曾当三轮车小贩卖过冰水、猪肠粉。靠近新街场交通圈有间聚记猪肠粉厂,街坊常会去买切剩下来的边角料回家,拌酱油吃简单好味。

快将80岁的谭荣楷在何清园渡过童年和少年岁月。

谭荣楷就读华侨小学(后改名燕美律华小),每天从步行,经过椰园区去上学。中学入读循人中学,离家很近。他从小读书成绩不错,放学后在家做功课看书,很少在外面玩。“以前龙蛇混杂,外人不敢进来,但我们在这里长大反而什么事都没遇过。”

谭荣楷少时曾住的木屋就在这个位置。

生活安分平淡,听来的故事更精彩,比如联胜堂武馆教练烧肉棋的儿子,从中华游艺场出来遭人埋伏开枪射死。

1957年马来亚独立,何清园拆除部份木屋,建起全马第一栋九层楼高的人民组屋,俗称9楼。(互联网照片)

1957年马来亚独立,吉隆坡亦起了巨大变化,为举行独立典礼而起的独立体育场和旁边的东姑公园刚落成。8月31日当天,国父东姑阿都拉曼带领民众高喊“Merdeka!”阵阵声音传到,小孩子似懂非懂跟着喊“米跌价”。

与独立球场隔着一条马路的,刚建成全马第一栋九层楼高的政府组屋。英女王丈夫爱丁堡公爵菲利普亲王1958年来马,乘车从旧飞机场路驶入巿中心,小学生夹道摇国旗欢迎,谭荣楷也在其中。公爵座驾通过九楼前的交通圈,后来命名为爱丁堡交通圈(多年前改建成十字路口)。

谭荣楷自年轻起就以文字记录各种感兴趣的资料,包括历史、时事、新闻等。

谭荣楷记忆中,直至50年代中抽水马桶仍未普及,九楼未建前空地是洁净所(吉隆坡巿政局前身)停放和清洗粪车的地方。倒屎佬都是印度工人,住在靠近铁路的公务员宿舍(现在时装城所在)。

许多吉隆坡人或不知道,陆佑路和辛炳路在1963年对调路名的历史。

1960年代,再遭拆除建16楼,当时谭荣楷已在打工,搬去陆佑路亨记楼上与散仔合租房间,兄长则迁去辛炳路租房。许多吉隆坡人或不知道,陆佑路(Loke Yew Road)和辛炳路(San Peng Road)在1963年对调路名。今日的辛炳路原名为陆佑路,指循人中学旁之Shell油站与新街场路接壤之一段路。

的故事,许多已被遗忘,今日不记下,他日更无人记得。

更多精彩:前人开路 后人记录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主题故事

木屋

何清园

老吉隆坡

相关文章

看好文:主题故事|何欣忆的遗憾 笑容比眼泪重要

看好文:主题故事|直升机、虎爸妈、放牛羊 你是哪种父母?

看好文:主题故事|谁说女生不会开车?来,咱比一场!

看好文:主题故事|郑宇晴:飙速过弯 巾帼最High

看好文:主题故事|林碧秋:引擎轰鸣 女力全开

看好文:主题故事|每一次拆盒都是满满幸福感!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