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世界的潮流与生活型态改变,养宠物已经普遍化,人与动物之间成为重要连结。家里饲养一两只鸟儿,工作、学习之余听听鸟儿鸣唱,可以调节精神,增添生活情趣。

家庭宠物中,选择犬猫者比例最高,但近年来饲养鸟的人口也悄悄攀升,有些民众会选购幼鸟,也有许多人选择在网络领养走失及遭弃养的鸟,甚至是在路上救回来的野鸟。
饲养鸟类近年成为一大趋势,特别是鹦鹉,多数人被鹦鹉外形给吸引,鹦鹉甚至会唱歌与说话,喜爱亲近人类。如果你有意思饲养宠物鸟,先来学一学基本知识。
1. 饲养前考量:
决定饲养前,功课一定要做好,别一时冲动而疏忽了以下几点,并且评估现阶段适不适合养鸟,这才是养鸟前的第一步骤。当评估完成后,接下来第二步骤是有能力找一只健康的鸟,前提为饲养前要多认识它们的习性、环境清洁、健康议题等,将来在饲养时才能得心应手。
养鸟前,是否有先做功课?
● 是否有耐心与时间饲养宠物?特别是在幼鸟的时候,需要多花时间去喂食,一般会用针筒慢慢灌食,像是玄风鹦鹉会较依赖饲主。
● 是否愿意定期更换水、饲料?
● 是否能提供鸟类舒适的生活环境?足够的日照条件?
● 宠物生病时,是否愿意及有能力承担医疗费用?责任感很重要。
● 是否能接受鸟类所发出的噪音?是否会影响邻居?
● 宠物鸟寿命普遍很长(看体形),是否有时间陪伴它?
● 鹦鹉有很强的互动性,愿意多花时间陪伴它们吗?
● 是否有过敏?

2. 饲养方式:
刚买幼鸟回家时,要先让幼鸟适应新环境的光线、食物、环境。刚开始不要太打扰,让它们有时间去慢慢适应,并制造友善的饲养环境。
● 家中是否有养猫或狗?会友善对待?要特别注意与评估。
● 合适温度?良好通风环境、冷气室内的保暖灯、热天做好防暑。
● 鸟类很爱干净,应每天更换水、饲料,保持笼中的卫生。
● 避免一直站在同样粗细的站棍,脚容易有病变。
● 除了饲料外,可以补充微量元素和蛋白质。
3. 常识:
● 遇到危险、紧急状况时,再乖的鸟都会紧张而飞走,因此带出户外要特别注意,因为宠物鸟是很难在野外求生存。
● 避免吃人类食物,因人类食物普遍高油、高盐、高糖,对鸟类身体会造成负担。
● 禁止吃含有巧克力、咖啡因、乳制品、酪梨等食物。

4. 生态习性:
● 野生鸟的生态习性栖地主要为农地、鱼塭、水塘及渔港等,傍晚时才返回森林夜栖。
● 宠物鸟因长期脱离野外求生的本能及环境,因此免疫力和抗体力较野生鸟低弱,因此在健康、饮食上需特别注意与调整。
● 如果鸟类正为繁殖期间,尽量避免惊扰。
5. 新手注意事项:
● 清洁与卫生:特别是鸟笼的整理,鸟粪要定时清理,因为这会直接影响鸟的健康。
● 偶尔要放风,不要一直关在笼子,长期在笼内容易折伤羽毛。
● 清理鸟粪时最好戴上口罩,避免吸入过多灰尘影响健康。
● 可用报纸垫在鸟笼最下面,粪便就可以轻易除去,不用刷得很辛苦。
● 饲料保存得宜:可以用密封罐,避免饲料变质。
● 点心量需要控制,避免造成宠物鸟过度肥胖。

6.必备用品:
● 笼子、水和食物碗。
● 鸟类食品,准备健康丰富的膳食。
● 藏身之处,像是巢箱。
● 无毒栖木。
● 玩具、镜子。
● 清洗用具:刷子、小铲子、75%浓度的酒精、漂白水。
7.环境清洁:
● 笼子、水和食物碗:尽可能饮用水和食物碗天天整理。
● 清洗消毒环境:潮湿的环境容易滋生细菌,和鸟类有接触的物品应定期消毒与整理。
● 室内环境地板清洁:可以用稀释漂白水拖过。
8.食物选择:
● 蛋白质、维他命A、带壳谷粒、碳水化合物。
● 每天尽量平均给予均衡的水果和蔬果、饲料、瓜子。
● 不要只给单一种瓜子或食物。
● 避免食用奶制品,长期使用可能导致消化不良和腹泻。

9.常见状况:
● 放宠物鸟出来培养感情,务必关好家里门窗,避免飞出去。
● 鹦鹉有一定生活作息与时间观念,可以在晚上固定时间盖透气布,让宠物鸟知道休息睡觉时间到了,早上起床再把布拿掉。
● 照顾生病的宠物鸟医疗费用甚至比买鸟还贵,购买宠物鸟时要深思熟虑。
10.疫苗或健康:
● 饮用水要每天换水,避免病菌温床。
● 不定时观察便便,如果有拉肚子或稀烂不成形的便便,就要注意是否生病。
● 如果有食欲不正常、体力减弱、贪睡,建议直接带去宠物医院观察。
● 如何预防禽流感?加强环境卫生、个人卫生,避免因粉尘及羽毛飞扬而提升感染风险。
● 鹦鹉热是披衣菌所引起的人畜共通传染病,建议新购买的宠物鸟到动物医院进行疾病筛检,并可以提早降低感染机会。
图: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