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史光宏:课本里也有“假消息”吗?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郭史光宏:课本里也有“假消息”吗?

    今天的教科书,明天的心灵。——学者M.J.Chambliss和R.C.Calfee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先说结论:六年级华文第8课《传递温情的蓝丝带》参考了来源可疑的文章,将虚构故事置入真人真事,编写出了一篇亦真亦假的伪课文。这个结论是如何推导出来的?且听我娓娓道来。

    课文《传递温情的蓝丝带》首先讲述了美国一位即将退休的教师萨宾娜传递蓝丝带给她的学生小保罗的故事,接着介绍了美国妇女海莉思创造“一分钟蓝丝带颁奖仪式”的事迹,最后延伸到作者在教师节效仿以上两个实例的做法,带出互相赞美和感恩的价值和意义。课文以“实例”指称萨宾娜老师和海莉思女士的事件,其中一页的插图更是用上了“Who I Am Makes A Difference”的蓝丝带。显而易见,这是一篇纪实文章,所提及的内容皆为真人真事。

    课堂上,有学生发问:“老师,课文里写的都是真的吗?”本想斩钉截铁地正面回应,一个念头突然升起:不如让学生沿着问题尝试查证,说不定还能藉此提升思辨力呢?于是,将问题抛给学生,师生一起来探究。既然课文注明改动自张雅惠《一分钟的感恩仪式:温暖人心,改变世界》,我们按图索骥,从网上找来原文跟课文进行对读。不读不知道,一读吓一跳。

    同样讲述蓝丝带的传递,原文是纽约一位高中老师响应海莉思的号召,将蓝丝带发给全班学生,其中一位学生把蓝丝带给了社区里的生涯规划师,接着生涯规划师将蓝丝带给了他的老板,最后老板再把蓝丝带给了打算自杀的儿子,打消了儿子的自杀念头。


    到了课文这里,变成了美国一个乡村小镇的教师萨宾娜将蓝丝带给了问题学生小保罗,小保罗把蓝丝带给了大学生罗恩,罗恩把蓝丝带给了老板雷恩,雷恩再把蓝丝带给了自己的女儿,而海莉思是在这件事之后才创造了“一分钟蓝丝带颁奖仪式”。

    故事真伪可疑

    蓝丝带的传递路线、过程中所牵涉的人物、海莉思创造颁奖仪式的时间,原文和课文在这几个方面都有很大不同。到底哪个版本才是真实的呢?我们依循原文的指引,登陆了蓝丝带运动的官方网站(http://www.blueribbons.org),仔细看了网站首页的视频故事,发现视频故事的内容与原文一致。很明显,张雅惠那篇刊于台湾《国语日报》的报导是根据官方资料撰写而成,来源明确,内容可靠。那么,课文的改动又是依据哪些文献的呢?

    带着疑问,我们尝试以“蓝丝带”“萨宾娜”和“小保罗”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找到了一篇流传于不同网页的文章,内容与课文相当吻合。然而,这篇文章不只来源不明,且并未署上作者姓名,所转载的网页也尽是一些资料文库和内容农场。加上这篇文章虽然写的是蓝丝带的传递,但完全没有提到海莉思和“一分钟蓝丝带颁奖仪式”。相对于原文的切实可靠,这篇文章显得可疑,极有可能是虚构杜撰的创作。

    作者在编写课文之时,肯定都看过这两篇文章,进而决定将两者合二为一,写成眼前这一篇课文。问题在于,一篇是刊登于报章的纪实报导,一篇是流传于网络的虚构故事,两者本来就南辕北辙,岂能混为一谈?不妨想像,电视台的纪录片出现动漫片段,报章的新闻报导置入武侠小说剧情,那会是一种怎样的情况?打着真人真事的旗子,却又参杂虚构可疑的内容,这不是跟近几年蔚然成风的“假消息”(misinformation)如出一辙吗?

    我很好奇,编写时,作者是否拥有实事求是的意识?审订时,评审是否进行了严谨的事实核查?这一篇课文存在问题,那么其他课文是否也潜伏着类似问题?“今天的,明日的心灵”,应当引发更多关注与讨论,我们的孩子值得拥有更好的教材、更优的学习。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