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5日讯)教育部副部长拿督马汉顺指出,他将在近期内召开微型华小工委会首场会议,探讨解决微型华小问题方案。
他说,成立微型华小工委会目的,确保学生可拥有更良好素质学习环境,并更善用资源分配,达到未雨绸缪。
“我们将收集这方面资料,有需要用到时就可以如抽屉般,打开来使用;不仅资料收集,我们也可集思广益,设法针对各种问题提出看法。”
马汉顺今日与华社研究中心领导层展开交流后,接受媒体访问时说,国内各源流学校皆有不少微型学校,其中1302所华小就占了616所(47.3%),少过10名学生的微型华小有20所;淡小则有367所(69.6%),国小则有2034所(34.6%)。
“这是当前教育面对的挑战,我们需了解学生学习的素质、如何提升学习环境素质和资源分配及运用,这在长远来说非常重要。”
他也邀请华研加入该工委会,华研也已欣然接受。
询及目前已有多少团体加入工委会,马汉顺指出,工委会已有完整架构,并会在日后公布。
“华研也建议更多相关组织可加入,他们也理解这是很大工程,需要大家一起努力;更重要是希望汇集各方面专家和学者,尤其是关心教育者一起加入行列。”
询及工委会是否设下完成研究的时限,马汉顺说,这难以设定,因为涉及地方性问题的区别,包括城郊区、内陆和岛屿的学校,都因人口迁徙等问题出现不同情况,因此需透过工委会到各地收集资料。
(黄治振摄)
华研是华社最重要研究机构
马汉顺指出,华社研究中心成立37年,是华社最重要的专业研究机构。
他说,华研自1985年成立至今,收藏了各种回忆和资料,是后辈研究的宝贵智库,同时也有很多研究员默默耕耘,在进行文献修复和研究工作。
“我非常感动和佩服,华研收集了很多华社从久远年代至今的各方面刊物,包括学校课本等,是非常齐全的图书馆。”
马汉顺指出,华研不仅进行华社研究,还包括马来班顿、各种方言学习马来文的历史,甚至记录了中国人当年来马扎根后与土著的交流故事。
他说,在处理政经文教各种课题时,我们需以科学及专业方式研究所有资料,以理性模式提出我们的建议,因此华研扮演了重要角色。
出席者包括华研主席姚迪刚、署理主席拿督郭义民、副主席拿督杨括添、义务总秘书陈松青、义务财政姚迪聪、学术董事陈穆红、潘永强、张运华、董事潘永忠和萧汉昌。
(连利元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