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失足成千古恨,想要杜绝恨事,需有“知识”防身,然而,我国的性教育课程还在夹缝里求生吗?

探讨一个国家是否与时并进发展与成长有许多层面,而教育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石,撇开各种学术相关的教育,性教育对于个体成长和社会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UNESCO)研究报告指出,全球许多国家都做了大量努力,使得性教育内容日益全面,并逐渐扩大覆盖面,目的是让所有处于不同教育阶段的学生,都能接受全面的性教育。虽然国家层面积极的性教育政策环境,是成功实施性教育的一个关键要素,但是在这些法律和政策背后的现实非常复杂。

想推广,路还漫长
目前只有少数国家出台了关于性教育具体实施的国家政策,至于部分已有性教育政策的国家,有的却在性教育课程内容和实施方面缺乏指导。有的教育政策和战略更关注一系列性与生殖健康问题,有的则更侧重于生活技能培养以及爱滋病病毒预防。作为发展中国家的马来西亚,我们的性教育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
曾经是默迪卡奖延伸计划 -《默迪卡奖国际实习计划》(注1)得主之一,获取资助前往香港和瑞士实习3个月研究外国如何普及性教育。以及盖茨基金会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彭博公共卫生学院(Gates Foundation and John Hopkins Bloomberg School for Public Health)2016年度获奖者,在我国推广性教育方面拥有十多年经验的黄淑微坦言,我国在性教育推广方面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注1:默迪卡奖(Merdaka Awards)是我国最崇高的卓越奖项之一,而其延伸计划《默迪卡奖国际实习计划》(Merdeka Award Grant)于2012年推出,获得荣誉奖项的大马青年可与海外同领域的专家建立联系与合作关系,共享知识与专长,并在回国后应用及分享知识。
这项计划是为了鼓励及培育年轻人才的潜力,并开拓他们的专业知识,无论是在科学研究和发展领域、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领域,或者是社会和人力资本开发领域,这项计划让年轻人得以发挥潜力并贡献能力,为社会带来改变。
默迪卡奖由国家石油公司、蚬壳石油和大马艾克森美孚创办,而默迪卡奖国际实习计划则从2012年开始,公开让年龄介于22至35岁,并在特定领域(教育与社区、环境与保健、科学与科技)以及反映符合默迪卡奖项组织的大马公民申请,获选者将获得经济支援,与领域相关的特定海外国际知名机构进行短期(最多3个月)的合作计划。

社风太保守实践有困难
营养系毕业的她,从大学时期就开始接触弱势群体,并在马来西亚生殖健康协会联盟担任志工,当时看到许多年轻女孩在人生最美好时期意外怀孕放弃人生梦想的经验,给了她很多的启发与领悟,在她心中埋下一颗通过性教育赋权年轻人的种子。
目前已经成为致力于推广计划生育和性教育社会企业家的她,每当需要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工作时,也难免会犹豫该如何更好地介绍自己,因为我国社会毕竟还是有很多人对“性”这个字感到敏感。
“我最希望看到的,是我们的社会有朝一日不再视性教育为禁忌话题。性教育真正要实践起来其实相对困难,比方说,我在推广性教育的过程发现,性教育看似可以走入校园,但很多时候学校环境和校园政策往往不允许更深入的交谈和教育。我们的校园和社会并没有足够开明和安全的环境,让我们去讨论性教育这件事。”
《默迪卡奖国际实习计划》的资助,让淑微对于外国推行性教育的方式有更深入的了解,回国后的她成立了社会企业推行成人、年轻人性教育培训,投入性教育教材和工具包设计,帮助家长和老师开启性教育话题,同时也投入性与生殖健康的研究,并免费提供家长和老师性教育方面的咨商服务。

性教育是健康人生基础!
黄淑微长久以来所面对的一大挑战,就是如何让人么坦然谈“性”说爱:“有些人(尤其是家长)认为谈论性教育很害羞或不好意思,也担心跟孩子谈性课题等于鼓励他们发生性行为。父母本身性知识不足、太忙碌,甚至是亚洲社会对于性这件事存在许多文化或宗教相关的禁忌等,都是推广性教育的阻力。”
她分析其实有很多研究显示,跟孩子谈论生殖健康的课题,有助于推迟孩子发生性行为的年龄,他们不会在年纪还小时,发生无防范的性爱。
她强调性教育并不只是学校的责任,尤其是我国学校在这方面更倾向于保守,比如我们更倾向于告诉孩子婚前不要有性行为,或将性行为描述成“坏事”,这也会间接导致年轻人对性感到恐惧或无知,所以性教育单靠学校是远远不够的:“性教育也应该从家庭开始。我们需要时间来改变整个大环境,但父母至少可以先从家庭开始,给予孩子更完善的性教育,让孩子从小就对于性有更健康和正面的看法。”当然,她呼吁父母在教育孩子之前,需要摒除偏见和刻板印象,自己先做好功课了解生殖和性健康(例如:性不等于爱、两性关系中的语言暴力、性骚扰等),才能灌输孩子正确的观念,教会孩子保护自己并免于性骚扰、意外怀孕、性传播疾病、弃婴等问题。
“很多人没有意识到,未成年者怀孕或弃婴问题的根源,其实与缺乏性教育有关,强奸案的背后也可能隐藏着性别不平等的观念。现代家长可能更关注孩子的补习班或课业而忽略性教育,或有些父母认为孩子大了自然就会,其实这些都是不足够的。性教育,越早开始越好,尤其在这个资讯发达的时代,尽早给予孩子正确的性教育和价值观,才能更好地保护孩子并守护他们的整体健康。”她强调很多社会问题的根源,往往来自于缺乏生殖和性健康教育,正确且完善的性教育能赋权年轻人,赋予他们更多选择和改变的权利,而他们也会更爱自己并为自己的生命做出更好的知情选择,而我们需要做的,是为孩子们创建一个安全谈性说爱的环境。

性交是一种选择想清楚才行动
关于性教育,你应该懂的几个重要思维!
性教育真有那么重要吗?答案是肯定的!健康不仅是疾病或羸弱之消除,而是体格、精神和社会的完全健康状态。联合国人口基金(UNFPA)对于性和生殖健康的定义,指的是生殖系统及其功能和过程所涉及的一切事宜,包括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的健康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羸弱,其中包括:人们能够有满意且安全的性生活、有生育能力、可以自由决定是否和合适生育及生育多少。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有权享有性和生殖健康,这也是拥有健康孩子、亲密关系和幸福家庭的基础。
几时开始性教育?黄淑微分析,获得生殖与性健康的基础条件,就是从了解自己的权利开始,包括性权利、生育权和生殖健康服务:“适龄的性教育可以保护孩子,并赋予年轻人做出更好决定的能力,例如:先让孩子认识一些生殖器官,再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层给予适当的生殖与性健康教育。事实上,从夫妻两决定要生儿育女,就应该开始讨论这个课题。”
她建议父母根据孩子的性生理发展,让孩子开始询问。如果孩子没有发问相关的问题,这个课题对他们来说可能不重要:“如果孩子害羞,父母也可以主动开口,也可以根据或配合校园的课程来给予更多的资讯。性和生殖健康是人生的一部分。接受孩子的好奇心并冷静、坦白地与孩子沟通,避免把自己对性的负面观念放在孩子身上。父母应该做个好榜样灌输正面的家庭价值观。”
谈论性教育的技巧?练习自在地说出有关词汇,比如:性、阴道、阴茎、子宫、卵子、精子、射精、性行为、色情片等。回答孩子之前,父母可以先练习回答有关问题。积极聆听和澄清孩子的疑问,利用教学道具、工具或视频内容或周遭环境发生的情况来进行“可教时刻”,但记得要使用正确的字眼和定义。
你真的准备好性交了吗?很多年轻人往往是“感觉”我准备好了,但实际上并没有准备好,比如你是否准备好怀孕?怀孕了该怎么办?你准备好迈入另一个人生阶段了吗?万一你不想要孩子,你有足够的金钱堕胎吗?如果你并没有思考这些实际的考量,意味着你并没有准备好。每个弃婴事件的背后,是一个意外怀孕。很多人都不知道性交是一种选择,这也是我们需要正确性教育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