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家里已经养了一只狗,还想养一只猫,却又担心猫狗天生冤家,天天在家上演大战。究竟猫狗能不能一起养呢?
喜欢宠物的朋友常被猫狗一家亲网络影片萌到,如果自己家里也有友爱的汪喵手足,那多好呀!
猫狗究竟能不能共养呢?答案是肯定的,可以一起养,但有一定条件。首先,必须了解猫和狗的习性,猫和狗表达情绪时的方式很多方面不一样。狗伸出爪子表示友好,在猫眼看来却是在向其挑衅;狗比较憨厚忠诚和服从主人命令,猫生性孤僻清高且较滑头,不愿意做的事谁也无法强迫。但它们都有一个共性,就是人类的宠物,必须服从人的限制和行为规范。
■小家伙一起长大,手足情深。
从小到大,猫狗不和的画面一直透过新闻、小说、电影不断加深我们的印象,但你知道猫和狗为什么处不来吗?
狗不喜欢猫?或许应该是“猫不喜欢狗”才对。大部分的猫不太理会狗,而狗通常很喜欢追任何会跑的东西,不管是猫或是松鼠。这并不代表猫和狗就不能当朋友,或是变成彼此的家人。
研究发现:猫狗能否共处,取决于猫咪。猫咪和狗狗之间通常都有比较大的体形差。虽然狗狗本身没有恶意,但猫咪在面对比自身体型要大的家伙时,会不由自主地感到紧张,从而更容易发起攻击。
至于双方之间的容忍性不通,可能是源于驯化方面的差异。狗狗被驯化的历史要比猫咪长,因此它们可以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而猫咪的驯化不完全,可能还遗留着一种本能的警惕和恐惧感,所以它们不习惯和别人共享领土。
相亲相爱不是梦
对于很多猫狗双全的宠物主来说,自家的猫狗却相处十分和睦,甚至有些还形影不离,无论是吃饭、睡觉、玩耍都要时刻腻在一起,不是说猫狗是冤家吗?
谁说猫狗天生是冤家?其实,造成猫狗不和的主要原因是它们的语言不通。汪星人和喵星人就像两个来自不同国家的人,活泼好动的狗狗喜欢用肢体动作和叫声表达感受,而高冷安静的猫咪则更爱用丰富的脸部表情表达情绪。狗狗向猫伸出爪子,是为了表达想和猫咪一起玩的想法,但在猫的语言中,伸爪子却代表着示威和挑衅。
猫狗首次见面,狗会主动去接近猫,成年的猫是绝对无法接受狗热情的接待方式,甚至会伸出利爪伤害狗,而引起狗的反感,导致双方结下冤仇。一般来说,成年的猫狗警戒心都比较强,相反的,幼猫幼狗都比较单纯和容易相处。
所以,当你既想养猫又想养狗时,一定得要求其中一种是年幼的。而且,当它们开始共同生活时,最好先把狗栓住,与猫保持一定距离,等它们熟悉了互相之间的气味后,才将狗放开。
猫咪天生敏感,喜欢安静,相反,活泼好动的狗狗却喜欢追逐猫咪,因为在狗狗看来,这只是游戏,但在猫咪眼里却很困扰。主人最好为猫咪准备独立空间,这样猫咪会觉得更加有安全感。
猫和狗都存在着护食和抢食的行为,吃饭时最好分开喂食。另外,猫狗的物品玩具最好分开存放,因为这些物品上有着它们不同的气味,如果其中一方拿错了,说不定又要发生“大战”。
■初次见面的汪喵要保持适当距离。
猫狗片语背后故事
大家所熟悉跟猫狗有关的英文片语至少有二:一个是“吵得很凶”(像猫和狗打架一样,fight like cat and dog);另一个是形容“倾盆大雨”,(天上下起猫和狗,it’s raining cats and dogs)。
很多人认为“猫和狗”是天敌,如果这两种动物打起架来,会是怎样的一番情景呢?
表达“fight like cat and dog 像猫和狗一样打架”,形容“人与人之间的争吵非常激烈,吵得不可开交”。
“it’s raining cats and dogs”这句话的起源有个黑暗传说。在Jonathon Swift写在1710年的诗《City Shower》(城里的骤雨)里,这些猫狗是17世纪末英国一场暴雨的产物。暴雨带来了洪水,洪水冲刷了城市,城市里留下了许多小猫小狗小动物的尸体,漂浮在大街上、小巷里、排水沟间。看到这些的英国人,就说:“啊,天上下了猫、下了狗啦(it’s raining cats and dogs)”。从此,下猫下狗就成了大雨的代称。
另一个传说是北欧神话中的奥丁掌管风暴,据说常常和狼和狗一起出现;神秘的巫婆,据说也常常在暴风雨中骑着扫帚登场,身边总是伴着一只黑猫。所以,下猫下狗(it’s raining cats and dogs)就是说风暴来临、雨水倾盆,奥丁和巫婆齐登场的场面。
闹腾宝汪喵兄弟
中国山西太原一家眼镜行老板(微博@金毛闹腾麻麻)饲养的3只金毛寻回犬,只要主人一声令下,便会将跑出门外的猫咪弟弟小宝叨回家,实在太可爱!
■麻麻召唤全家拍团体照,腾腾把小宝叼出来,欢欢教小宝摆甫士。
图:Pixabay、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