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8日讯)专家认为,政府需采取更全面的举措,以落实针对性的燃油补贴机制,如根据地区去鉴定受惠者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成本。
专家接受《新海峡时报》访问时认为,虽然当局采用陆路交通局的汽车持有人数据的方式可行,但这需要有其他举措辅佐。
他们认为,政府建议透过陆交局的数据鉴定交通工具的引擎马力,以便更精准的提供燃油补贴的举措,是过分简化的策略,这或会剥夺一些人享有补贴的权利。
专家也认为,政府应将其他标准纳入考量,包括从人民生活援助金和内陆税收局的数据库,获取家庭收入和家庭规模的资料。

道路安全专家刘德华副教授说,除了将交通工具的引擎马力纳入考量,政府也应将车龄和燃油消耗量纳入考量。
他认为,一些车主或会滥用针对性的燃油补贴机制牟利,因此油站业者需要去验证所有客户的持有人状态。
他也建议,政府可落实生物识别技术,例如面部识别或指纹扫描,以确保只有目标群体才能从燃油补贴中受益。
大学副教授阿末拉兹曼指出,陆交局的数据或缺乏个人社会经济背景的重要资料,包括家庭规模、收入和居住地点等,而这些对于鉴定获取补贴的资格至关重要。
他指出,政府需向其他当局获取这些资料,才能确保尽可能让所有符合资格者从中受惠。
唯他指出,若企业不再享有燃油补贴,他们将承担更高的运输成本,意味着他们的产品和服务价格将进一步上涨。
为了缓解影响,拉兹曼建议政府考虑每个月以电子券的形式向B40和M40家庭发放经济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