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鱿鱼
产季:一年四季
俗称:柔鱼
外形:与锁管一样有十只脚,身体也是圆筒形,但是鳍长不超过身体的一半,通常比较大只。
身体呈现长筒状的鱿鱼,鳍较为菱形与短小,有十只腕足,眼睛没有薄膜覆盖,具有趋光性,所以许多渔船作业时会利用灯光来照射鱼饵,提高鱿鱼的钓获量,不过鱿鱼是很会游泳的头足类动物,因此,多半分布的范围是在离岸较远的大洋或远洋区。
白色粉末自然现象
市场上可以买到的鱿鱼类型大致上可分成新鲜鱿鱼、水发鱿鱼以及干鱿鱼三种,其中又以干鱿鱼和水发鱿鱼最常见。
在挑选鱿鱼上,水发鱿鱼通常已经过加工发泡,有些鱼贩为求美观,甚至会加入化学药剂让鱿鱼的颜色比较白皙,提醒消费者购买时要留意是否有药水残留的味道。干鱿鱼则要挑选上头有覆盖白色粉状结晶,表示其风干过程较天然。至于较少见的新鲜鱿鱼则是用手指轻触表面,若富有弹性且外皮色泽深,就可以确定是较为新鲜的鱼货。

处理诀窍
1)洗净后把内脏与软骨拿掉,可将其分成腕足、外套膜与鳍三个部位。若鱿鱼没有当天食用完毕,记得将水分擦干后再冰入冰箱,才能延长保存期限。
2)去皮的方式是先在外套膜(接近头部的地方)切开一平刀口,然后就可以从刀缝中分离出红膜。
3)鱿鱼的红膜是否要清除,可依各人喜好,但多数人认为去皮后的口感会比较好。
4)下刀时可以在鱿鱼内侧(没有膜的那一侧)利用直刀或横刀,按照相同的间隔划出刀痕,经过氽烫后就会变成棋盘状或螺旋状的造型。完成。
烹调方式多元
鱿鱼的料理方式相当多元,如果想吃清爽带有脆度的鱿鱼,只要氽烫后拌上酱油及少许姜丝就是最原始的风味。如果喜欢综合口感的人,则可以加入花枝拌炒成常见的“炒双色”。
另外,在多数餐馆都可以吃到的“客家小炒”,就是利用鱿鱼的咬劲,配搭猪肉、豆干与芹菜来达多层次的口感。当然,平民美食“鱿鱼焿”也是鱿鱼常见的料理,发泡过的鱿鱼更加弹牙,上桌前加上九层塔和沙茶就是一道美味的汤品。
文/图:摘自自由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