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任平:边陲文学与主流文学的印证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温任平:边陲文学与主流文学的印证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李欧梵院士曾经在论述里多次提到:“从文化到文学,边陲地区并没有足够的资源,去挑战主流”,“边陲──中心”的理念抓得很紧。李欧梵教授的论述常见睿智,不过上述看法没能说服我。放下挑战的兵刃,用作品互相印证,行吗?

    奈保尔(V.S. Naipaul)是印度人,其杰出的英文小说,让他夺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算起来夺得诺奖的印度学者专家,从诗哲太戈尔(Tagore)以降超过10人。自1966年以来,以色列犹太人夺得不同领域的诺贝尔桂冠者13人。在波兰出生的辛格(I.B.Singer),犹太裔美国人,他用意第绪语写作再用英文译出,并在1978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就某个意义而言,少数民族的文化在经济、化学、医学、文学……处于边陲(容易受到忽现与蔑视),当中极少数凭仗个人的勤奋努力,挤进主流或文化核心,与欧美的“大佬”较量。分布于两岸三地以外的198个国家有6000万华人,可以说有海水之处便有华人。为何汉语作家,就不可凭实力与两岸三地的文化/文学俊彦,一较高下?不同地区的华文文学各有特色,争姘斗丽,肯定有助于整体汉语文学水平的提升。

    内容严肃凝重

    李欧梵提的“资源”,牵涉到图书馆、书籍、作家人数,培养作家温床的大学中文系、不同国家对汉语所采取的政策。大马有6间大专院校设中文系,台湾149所,大陆3012所(2021年9月30日数据),科班出身的中文系学生,彼此人数差距甚大。


    当然外文系及其他科系也可从事汉语写作。电机系教授张系国的科幻小说在80年代,一纸风行。文革十年,整一代人错过了读书深造的机会,但是包括朦胧诗人在内的“野生作家”菌菇似的出现。资源匮乏,靠着人的执念,可能改变结局。患了脑瘫的余秀华,她的诗集《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书名大胆露骨,内容却严肃凝重,抒情述志可说到位。

    对我来说,元宵前最好的消息莫过于陆之骏遗著《江山剩此楼》(诗集)的出版。2014年12月我写了一首诗〈信致陆之骏〉:

    ————-才中午天色便阴暗,嗅得到/一些些焗热的雨意/我在书房里碰跌了一部大词典/碎落满地的单字与词语/我想找的成语,遍寻不获/后来才发现它们早已走进吾兄的诗里/(要下雨,要下雨了)/我想用的表达方式/“吾以为今日而言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胡适之在一九一七年一月阐述得清楚/“余甘冒全国学究之敌,以为吾友之声援。推倒陈腐的铺张的文学……”/陈独秀在《新青年》里一点也不含糊/大伙儿都朝容易走的路走去/上山的小径可能只剩下吾兄与我的一群友侪/(雨声敲响书房的百叶窗,雨真的下了)/熄灯关冷气跨出书房飞步冲出家门/让暴雨洗涤负伤的灵魂美丽的身体”(省略)

    当天即收到之骏的20行回应〈敬覆老师〉:

    ——————-此间山上无雨/雾正浓,盆地氤氲叆叇/晦涩与现实持续交战/诗在散文中迷航,文学像政治/芒神牵引着鬼打墙/逐渐孱弱,终至气若游丝//大雪后9日午时过后,一抹阳光/温煦和暖/枝桠树叶缝隙间光线穿透烟霭/尖峰在望,攻顶山路依旧迢遥//想起王国维三境之二:/衣带逐宽,终不悔;至于蓦然回首/灯火阑珊,彷佛LED强光勉强闪烁”(节录)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两首诗均在2014年12月30刊载于《南洋商报》〈南洋文艺〉,70岁的我偕同48岁的陆之骏,开始着手打造新现代诗。这7年来,我们两人出了5部个人诗集。《大马诗选2·0》书名是陆的建议,《2·0》纪念《大马诗选》在半个世纪前的滥觞。我思虑的是细节:收录诗三百,向孔子编诗三百致敬;收入54人,纪念五四白话诗的肇始。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