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8日讯/独家报导)每逢学校假期,国内溺水案就频传,不少人在情急下都会跳下水救人,结果不幸一起溺毙;游泳教练对此提醒一个重要观念:救人前切记别把自己置于危险,即便懂得游泳,也不一定懂得救人!
游泳教练梁琦泠指出,即便她从小学会游泳,但在当教练前,对这方面的水中安全觉醒也不甚了解,更何况是一般人,国内也缺乏这方面教育。
“新闻时不时都有溺水新闻,我看了非常心痛,无论大人小孩都会发生,尤其学校假期期间特别多。”
曾代表我国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的泳将梁琦泠,现任游泳教练已约10年。她接受《中国报》访问时坦言,她直到教游泳时才意识到,游泳和救人是完全不同的技能,许多游泳学院也没有教导救人知识。

她强调,救人时必须首先意识到,别让自己置于危险,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先大声呼救,而不是自己跳下去,否则很大几率会一起溺毙。
“一般人性都是看到有人落难就会想施救,但我们要告诉自己,救人前一定不能把自己置于危险,这是优先考量;要知道一个人溺水挣扎时,力气是非常大的,若没有很好的技术和知识,跳下水救人一般不会有好结果。”
梁琦泠说,在呼救之后,若是在泳池,就应赶快把救生圈或浮板抛下溺水者方向,若是在河边、海边或瀑布,则应赶快寻找木材或绳子,让溺水者抓住再拉上岸。
她也说,一般公寓泳池都不会有救生员,部分旅游胜地也未必有救生员,因此家长在孩子玩水时必须谨慎监督,尤其海边有暗流,也应避免戏水。
她也希望,学校也应灌输相关急救观念,尤其是救人前需先自救的道理,避免救人时赔上性命。
孩子会游泳 也必须监督
梁琦泠指出,孩子在玩水时可能会好玩而发生迟发性溺水,父母必须在旁监督,千万别以为孩子已学会游泳就放任不管。
她说,无论孩子多少岁,家长都有必要提醒安全,并在旁陪同监督,许多孩童溺毙案都是因家长疏忽导致。
“有的家长会觉得,孩子既然学会游泳了,就可自己去游泳戏水,这是大错特错的想法,即使会游泳,也不能放他们自由去游泳,否则若孩子突然抽筋怎么办?意外是随时发生,难以预测的事。”
她也指出,一些小孩在戏水时会因好玩,将同伴压入水中,却没意识到这可能导致“迟发性溺水”,即孩子在不自觉下误喝了很多水,最终有溺毙危险。
她强调,家长必须在孩子戏水时监督,如果玩得太粗鲁也应及时阻止。
“家长在旁边千万别只顾滑手机,必须要很注意情况,别等到不幸发生才后悔。”
梁琦泠鼓励家长 学急救
梁琦泠鼓励家长参加急救课程,以备不时之需。
她说,一般上这些课程都无需长时间,比如心肺复苏术(CPR)、呛噎急救法等,只需短短数小时,意外发生时才知道如何应对。
“每个人都有责任学这些急救知识,越多人学会就可有越多人获救,我们也不知道身边人何时会发生意外。”
她透露,自己也曾询问长辈,在情急时惊慌失措很可能会忘了该怎么做,而当时长辈回覆:“记得什么就做什么,生存机会就会高过0,否则若什么都不会,就很难获救。”
梁琦泠指出,其任职的游泳学院也在行动管制令期间,将游泳课化为线上课程,除了传授游泳技巧及科学理论,也教导学员有关水上觉醒意识,这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