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文:情有独中◢华教青苗 深造八方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会员文:情有独中◢华教青苗 深造八方

    经过六年的时光,一批经过学校和教师精心培育的学子终于要离开,各奔东西,向另一个艰难的考验迈进。跨入大学门槛,自然是许多高中毕业生的下一个选择,然而他们首先将面对的烦恼并不是枯燥乏味的教科书、难以自律的自由大学生活、还是让人彻夜难眠的论文写作…而是如何选择!国内还是国外、私立还是政府、工科理科还是文科…繁多的选择让人难以取舍。在这期由筹备的《》系列,我们将参考多位来自不同的毕业生,看看他们的生涯如何影响升学选择,并最终促使他们留在国内或远赴海外,让青苗在世界各地奔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李佳恩:“他和它”影响了我迈入大学的第一步

    李佳恩与好友合影

    “历史就是前人的事,我们要知道时事,才不会成为井底之蛙!”这句话是中学时候,历史老师——陈丁耀老师常说的一句话。或许当时他说时,并没有对我的内心产生任何波澜。可是,这句话竟然成为我迈入大学的第一步。这句话是有力量的!

    母校对我的影响很大。我在这里遇见了好朋友、人生导师,当然还有最重要是未来的人生导向。高三毕业典礼那天,我在典礼上听到了前董事长的一席话,里头包含了“教师保送计划”这个名词。当下,的确不知道这个名词代表着什么。但是仔细聆听一番之后,才知道计划的内容就是校方能够资助家境有困难的校友到大学修读,并且大学毕业之后能够回到学校服务。我对于这个计划蠢蠢欲动,因为当时父母失业,自己能够顺利升学吗?我都不知道。我很想继续升学,而且当老师也是我的志愿。这样在减轻父母负担的同时,也能继续升学完成愿望吗?

    新山宽柔中学高三班照

    十九岁那年,我刚好到中学当工读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炼”,我更加坚信对于教师这个行业的热忱。于是,我向校方提出了“教师保送计划”的申请。那一年,刚好疫情肆虐全球。我真的不知道是该往国内还是国外深造,甚至什么科系适合自己,一切都是未知。记得我一开始提到有力量的那句话吗?其实我是没有很喜欢历史和中文研究的,直到当时又回想起了陈老师的话。最主要的原因不是为了不当井底之蛙就去读历史系或中文相关科系,而是想真正对相关科系深入探讨,将来能够和学弟妹们分享。因为疫情影响,最终,校方批准了我到南方大学学院就读中文系的申请。

    在校期间,黄慧珠校长在致辞时说过,“懂得聆听的人是有福的”。假如毕业典礼那天,我没有竖起耳朵聆听前董事长的致辞,或许就错过了升学的机会。假如没有被陈老师的话激起波澜,或许就没有发现自己的喜好是与教师这个行业有关系。这个地方,影响了我迈入大学的第一步。它成为许多同学奠定自己志愿的摇篮,我就是其中一位。中学时期讨厌阅读和背诵课文、诗词,怎知毕业之后发现是自己的兴趣。那时讨厌的历史课,怎知它成为了打开自己心扉的一把钥匙。当时恨不得它们离开我的世界,如今觉得是必须保留的。


    我真的好感谢给予的教育和能够提供到大学升学的机会。这将会是伴随我一生的际遇和恩情,谢谢!

    ■毕业于宽柔中学古来分校,就读南方大学学院中文系

    张子谦:,精彩求学之旅

    张子谦与同学合照

    日新,屹立于山脚下的百年,是我青春的象征,我在这里的求学之旅可谓满载而归。从稚嫩至成熟、从转校生至模范生,对于师长们悉心提携与栽培的知遇之恩,我不胜感激。

    曾经的我,只想偏安于课室的角落,安分守己地读书考试。但老师却鼓励我去探索、去体验那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别让青春留白!或许是这一声鼓励,我不再只是考试第一的同学,而是在舞台上主持的司仪、是在赛场上辩论的辩手、是社团及各大活动的主席、是看似无所不能的“张子谦”。旅途中有过失落、迷惘,但也少不了老师的安慰与勉励,让我始终抱持着谦逊稳重的心态学习,方有今日成就。

    我记忆里的校园生活,有一群人在课堂上认真学习、在班歌舞台上放声歌唱、在运动赛场上互相鼓舞、在红砖路上奋力奔跑……那是专属日新人的记忆。即便是在疫情的阴霾下,同学间的寒暄、师生间的关心,也让我深刻体会到彼此的温暖。回想起高三备战统考时,老师总会抽出周末时间给我们网上复习,请教难题时也会向我们耐心解答,最后成功带着我们全班同学共同登上毕业舞台。

    张子谦与同学合照

    其实我最怀念的是奔波在校园里筹办活动的时光,更怀念那群相互支持、并肩作战的伙伴们。我的高中生活几乎被各类活动填满,但也让我有机会结识许多优秀的人,并在交流中向他们请教学习。同时非常感激曾经给予我指点、建议、信任的师长们,让我能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也给肩负主席重任的我增添不少底气。

    日新每年都会举办多项活动及比赛,提供同学们丰富的机会与平台去展现自我魅力及潜能,而我也在众多活动中培养各类技能、积累人生经验。从高一担任社团活动要职,至高二担任健言社、团联会等主席,及高三担任毕业刊常务委员会主席,都是在一步步实现自我价值。我想这趟旅程之所以精彩,不止是因为我从中获益良多,更是因为我最终在这座校园留下了属于自己的足迹。

    幸运的是,我在健言社所学所得对于升学有着莫大的帮助,让我轻松通过北京大学及上海交通大学的面试审核,成功录取并获得奖学金。最终我选择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上海,期盼自己能在这国际化都市踏出舒适圈、有所突破。非常感谢校方和老师们不辞劳苦的奉献及细心栽培,让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得到全人的发展。何其荣幸能获选为全校模范生,我愿带着这份殊荣勇往直前,继续砥砺前行、不负所期!

    ■毕业于大山脚日新独立中学,就读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

    郑惠恩:感谢使我成长

    郑惠恩在高雄慈德育幼院前拍照

    我很开心在台湾高雄树德科技大学,多亏了母校——芙蓉中华中学,让我如愿。

    从小学毕业进入芙中就读时,因个性内向,怕与不认识的人交流,所以在学校里总是独自一人呆在位子上。后来因为班导师、美术学会学长姐和同学,还有舍监的鼓励支持,我开始尝试担任干部学习,与同学们互动、交流。还有校内举办各种活动比如运动会、宿舍家族活动等等,渐渐地开始踊跃融入参与,使得我变得活泼、开朗、大胆以及独立自主。

    我很感谢六年来的班导师和各科老师。因为,班主任们总是会帮助有困难与内向的我,并很热心地关注与鼓励我。还有各科的老师在学习上,会把课程教学更加简化,以制作简报和寻找视频投影方式来教学,让我们更加容易吸收知识。也感谢美术学会里鼓励我担任学会干部的学长姐和老师,因我热爱制作手工艺品,被他们看中并推荐我去担任学会干部,也让我在兴趣之余,还负有指导学员的责任等等,使我勇敢面对不认识的同学。还有住在宿舍里,感谢当时舍监和楼长鼓励,让我负起楼长的责任。那一年她们发现我与舍友、同学之间很少交流,以致社交圈太狭小,所以任命我担起点名的任务,坚持把不爱说话的我与同学们之间互动交流。渐渐地,我开始勇敢和同学、老师对话、也敢于在台上讲话。

    郑惠恩与好友合影

    上了高中,开始思考以后读大学的计划。感谢校方每一年提供大学信息,比如教育展览、请大学老师来学校分享交流、请学长姐回来分享大学生活与乐趣,学校还有举办国外的游学团去认识、体验大学环境等等,给我们学生参考未来升学之路。我当时已经看中了树德科技大学这所大学,不过因读完中学后又再去就读大学会使我家人面对经济困难。这时候我咨询方娟娟老师,她就告诉我关于自己升学的经验。与方老师交流后,从中知道原来方老师是工作很多年后才去大学就读。只要你心里有目标、不管之后多少年,只要心里还是向往读大学,你都会坚持下去直到成功。

    自我毕业了5年后到现在就读大学,我很感恩这所学校里的老师、舍监以及校方等等的帮助。我还记得当年最盛大的芙中百年校庆的主题歌《我们的歌》以及学校里几个景观让我印象深刻,如“自强不息”、“今日我以芙中为荣,明日芙中以我为荣”等,这些字眼和歌曲里的内容,让我深刻地印在内心里,使我未来踏出每一脚步更加坚持。

    ■毕业于芙蓉中华中学,就读台湾高雄树德科技大学生活产品设计系

    叶家建:风雨同舟,砥砺前行

    2022年新生生活营部分执委合照

    自毕业之后,已过了9个月。我的母校是彭亨关丹中华中学,大部分人都是从舆论认识这一所。我校同学被邀请为“”专栏供稿,或许也是一种对于我校的承认吧。学校自建立以来,便受到来自各方的舆论压力,但身为局中人并无在学业上受到很大影响,这无疑是学校提供了学生很强大很雄厚的保护伞,在这里想要感谢母校的教育和指导。

    近几年疫情来袭,三年高中并不如往常般的热闹校园生活,而是隔着冰冷熒幕的网课。日复一日的网课,让我们仿佛感受不了时间的流逝,就这样稀里糊涂地毕业了。因为疫情,我们失去了创造美好回忆的机会。

    虽然已经毕业,但母校提倡的八大信条仍深深烙印在我的脑海里,自尊、自主、自强、自律、自重、自爱、自信、自立。这八大信条约束着我,同时也鼓励着我成为更好的,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关中同时给予我非常多的机会,学校非常提倡同学们自主举办活动,这让我有了非常多的学习机会。从团康组、音响组、新闻组、文书组到主席团,各个不同类型的活动执委,让我可以不同层面去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从中拓展了我的视野。

    毕联会主席团合照

    我也有幸成为本校第三届毕业刊的主编。因本校规模,毕业刊编纂小组仅有10名成员。从确定主题、决定风格到最后的编辑、校对和包装,我们都经历了不少困难。或许因为关中正值青年,学校给予了毕联会非常大的自由和支持,从不局限我们毕业刊的设计和内容。才让我们有机会跳脱以往传统毕业刊的框架,设计出一版更新颖的毕业刊。

    这几年来,我们踏着满是荆棘的道路,顶着漫天风雨走来。从甘孟电子城的临时校舍到教学楼建成,从一个露天篮球场到排球场、篮球场和舞台俱全的黄朱武体育馆,从4楼课室充当宿舍到建成一幢全新的宿舍楼。这一路上我们并不容易。但是,关中人是有信念的,八大信条将成为我们的座右铭,将会是影响一生的价值与精神。

    作为关丹中华中学第三届毕业生,我将带着母校“知行合一、求实创新”的精神步入大学生活,并将之实践于生活。非常感谢,有机会与关中一同成长,有幸认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不虚此行。

    ■毕业于关丹中华中学,就读Asia Pacific University Actuarial Science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