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文辉:归:贬天子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廖文辉:归:贬天子

    《春秋》微言褒贬,最有代表性的一个书写厥为隐公元年,“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赗”,几乎每个字词皆有其含义。王者是奉天命,行天道,行善则奉天命赏赐,行恶则实行天讨,故王必称天,表示法天,所以称天王。这里的天王是周平王。“使”表示有君命在身,如果不称使则表示不是奉命出使。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宰咺的宰是周朝官职宰夫,专管法纪;咺则是他的名字。人君有过失,应当据法力争改过,结果他却奉命馈赠诸侯之妾,这是不智不忠的行为。天子的公卿在《春秋》中只写爵位,如果写名,就是贬责。为了贬责他,所以圣人将他的名字写下,以表示他的失职。“来”表示“不及事”,即丧事结束方才赶到,失礼,故贬。这也是这段文字贬抑的重点所在。

    周天子的哀伤

    归,同馈。惠公是隐公之父,仲子是惠公之妾,隐桓之母。仲子为妾,死无谥号,所以不能称夫人。由于仲子身份卑微,所以孔子不在两人之间放“及”字,“及”为褒贬之词,以分别贵贱之用。如果放“及”,表示两者同等身份,既然身份等级有别,所以只能写成“惠公、仲子”,其目的在表示两者身份不对称,不能合在一起馈赗。赗(feng4),乘马曰赗,钱财曰赙,这是种送财物助人办丧事的习俗。

    《谷梁》说:“礼,赗人之母则可,赗人之妾则不可。”妾没有赗,果真因其贤惠而赗之,也应当各派一使,不能一使兼送,以表示长幼尊卑的名分。“之赗”就在表示两赗分开馈赠。这意味着天子将两者合在一块馈赠,于礼不合。孔子记录时为尊者讳,削去“夫人”二字,表示不能以妾为妻;又削去“及”字,表示兼之非礼,以明嫡妾之分。这些没有写出的文字,可以说就是微言无字褒贬。


    从以上叙述可知,这段记录涉及的微言褒贬的词句不少,如: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赗,在《春秋》242年的记录中其实相当少见。这也是天子下交诸侯的开始。《春秋》以鲁国为新王,为天下王化的开端,表明他国亲自来接受王化,渐渐进入礼义文明之邦。在这个王化从鲁国开始的“所传闻世”,鲁国以外的小恶不写,但是鲁国的小恶必举。这也是自我反省的态度,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文公五年记载“王使荣叔归含,且赗”。这个情况与上述大同小异。“含”(以珠玉置于死者口中,表示送终的意思)和“赗”是两件不同的事情。归,馈赠,送也。“且”表示兼且,即天子将两事合并一起进行,这就是“兼之”,兼之是不合礼法的。鲁文公以风氏(庄公妾,僖公母)的丧事讣告于天子,由于风氏不是夫人,这是非礼的。天子却无法拨乱反正,反而还赠送含赗,有失天理,故不称天,而仅称“王”。王不称天,就是贬天子的一种方式。

    定公十四年记载“天王使石尚来归脤。”石尚,天子之士;归,送;脤,祭肉。依据周礼,诸侯入朝助祭,然后才可受俎。鲁国没有助祭,天子却送祭肉,故书以讥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周朝衰弱,齐晋霸业不在,王室无所恃赖,希望用这个方式来亲近同姓之国。这是《春秋》最后一次天子的使者出现在经文,因为周室衰微,使命无法传达于诸侯。这次的记录也是最后一次书写“天王”,周鲁的之交往也到此为止。这其实是对周天子的哀伤。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