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现场◢沈国明:校园戏剧 昔筹款办学 今寓教于乐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学习现场◢沈国明:校园戏剧 昔筹款办学 今寓教于乐

    马来西亚华文的历史可追溯到百年前,当马来亚还处在英国殖民时。当时,戏剧通过寓教于乐和演剧筹赈的方式为早期马来亚华文教育做出巨大贡献。尽管二战时期,因为支持中国大陆抗战而遭到日本侵略者的疯狂报复,但是战后再次复兴,并在反殖民风潮下掀起一波全新风气。迈入21世纪,新一代的校园剧团承载着百年来的戏剧精神,继续为马来西亚华文戏剧延续香火…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近百年来,戏剧教育工作者在我国推广校园戏剧,从来不曾间断。作者沈国明(黑衣者),曾在国内外25所教育机构任教戏剧。

    在我国拥有百年历史,最初在社会上扮演着“移风易俗、针砭社会和提高人民知识”的角色。二战时期,人民历经战争的洗礼,在反帝反殖的浪潮下产生新思维,这左右了的发展与戏剧演出的核心价值观念。

    我国新式华文教育还未发展成熟时,英殖民地政府在1903年已经立下法律:“凡儿童应届学年,其父母不令入学者,或入学而到学不足学期者,其父母例有惩罚。”1904年,具先见之民的先贤,在槟城开办中华义学,成为马来亚第一间现代式的华文学校。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前后,英属南洋已办起华侨学校300余所。这些华校的发展,都依靠华社筹募基金来维持运作。

    ▲疫情前,心向太阳剧坊主办全国中小学生戏剧观摩赛和剧本朗读观摩赛,推动校园戏剧的发展。

    二战前,华文学校以话剧作为演剧筹赈,是最强、最好、最有效的“自救”方式之一,为办学筹得所需的经费。校园演剧筹赈,形成了一种趋势和潮流,为早期马来亚侨民最受欢迎、筹得最多款项的重头节目之一,从中带动了的蓬勃发展。

    近百年来,戏剧教育工作者在我国推广,从来不曾间断。迈入新纪元,心向太阳剧坊也加入推动我国的行列,通过举办演出、戏剧观摩赛、课程、工作坊和师资培训之余,也应用了各种宣传管道如报章、杂志、电视、电台、网络等,逐步提高我国大众对的认识。


    戏剧的功能不仅是娱乐,也具有教育和学习审美的功用。

    一、赵正平支持演剧作为学校教育

    ■50年代,柔佛州峇株巴辖正修夜校,学生非常活跃参与演剧活动。(图片来源:余志坚先生提供)

    话剧,早期称为白话戏、新剧或文明戏。它之所以能够在学校扎根和发展,除了戏剧具有启迪和教育的功能之外,其“新剧既少唱作,又无功架,比较旧剧,似乎易学,此年来学生兼习新剧之所由来也。”有着关键的作用。

    兴起,除了是华校作为筹赈“自救”形式之外,其次也是得到中国高校领导人的倡导。暨南学校,是一所中国高校招揽海外华侨学生回国深造的重点学校,对于海外华侨学生的关注是极为重视的。该校领导层,对于南洋和马来亚华侨学校的发展极为关注,并且具有指导华侨学校发展的意义。

    暨南学校首任校长赵正平,曾极力支持演剧作为学校教育的形式之一。他认可戏剧在教育上的价值,也提出演剧能养成“效忠主义化除我见之、为群众某快乐、循秩序而协同动作、促进尊重艺术和启发人生达观的精神”。赵校长肯定学生的演剧功课,也认同对影响社会之层面,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1927年,柔佛麻坡化南女学校剧团为中华民国国庆(双十节)演剧之一幕。

    中华民国政府教育部,在上世纪30年代定下每年4月4日为儿童节,随后,马来亚华社教育机构跟随颁布并举行庆祝仪式。这项举措,提高了马华社会对儿童的关注,加强了普罗大众对学生的培养和保护。

    儿童节庆典中,必不可少的是学生们的戏剧演出。透过演剧,师生也参与到学校的发展建设和社会运动。有些学校常年关心学生的学业之余,也重视学生参与演剧筹款和戏剧运动。无论如何,二战前的戏剧教育,已经成为校园的主要学习形式之一,对于学生认识民族身分和国族认同,皆起着积极的作用。

    二、演戏抗日侵略,“救亡戏剧”团结民众

    30年代初,在推动的队伍中,有一部分创作者能够认清马来亚侨民的困境。那些在学校任教又热爱戏剧创作的老师,敢于把现实情境化成文字,完成剧本的书写后发表在报章上;也有一部分剧作,由学校师生共同排演并成功搬上舞台公演,引起社会极大回响。除此之外,一些常年举行游艺会的学校,也透过“游艺筹赈会”演出独幕剧,既表现失业工人的惨状,也唤起社会民众的省思。的发展,逐步负起了社会责任,对该时该地的社会反思之余,也透过演剧筹赈救济中国难民,唤起全校师生对社会、民族和国家意识。

    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校园师生也响应了筹赈会的号召,组织剧团和演剧队到各地巡演,包括加影华侨学校师生组织的“前卫流动剧团”、槟城钟灵学生流动剧团、文德甲中华校友会文艺宣传队、民先学生流动剧团等。大大小小的剧团在马来亚大城小镇公演,以不同的形式呈献演剧,如:街头剧、独幕剧、多幕剧等,希望透过“救亡戏剧”来团结马来亚侨民,呼吁民众踊跃捐输救济中国难民、铲除汉奸,并逐步唤醒各民族团结来保卫马来亚的意识。

    105:已故刘浪女士(左),曾在加影华侨学校师生组织的“前卫流动剧团”担任演员,并在日据时期被日本宪兵捉去问话。旁为沈国明。

    除此之外,马来亚侨民应用戏剧作为反抗日本帝国侵略马来亚的意识宣导,得到全马华侨人士响应,纷纷组织剧团演出抗战戏剧,掀起了一场“空前绝后”的戏剧运动。日本占领马来亚之后,不少从事校园演剧工作者惨遭日军报复。参与演剧筹赈运动的师生,是日军逮捕问话的对象,他们被施予严竣酷刑逼供,甚至遭到处决。结果,人人自危,以致许多当时珍贵的戏剧文献如:剧照、演剧特刊、街招等,几乎烧毁无存。

    已故刘浪女士,曾在加影华侨学校师生组织的“前卫流动剧团”担任演员。抗战时期,她热心参与演剧筹赈运动。日据时期,刘浪女士被日本宪兵捉去问话。她说:“我(告诉日军)说我没有犯法,我在学校读书,他们要演戏我们就去演戏咯,也不懂什么……实际上那个时候也不懂什么啦……如果你很会演戏,人家就叫你去演戏,来咯,来演咯……当时的我们比较会表演啦……”刘浪女士补充:“他们(日军)会查你演什么剧本啊!……幸亏我被父亲救了出来。”

    三、战后反殖民运动,推动健康文娱表演

    ▲“抢救百年马华话剧史料运动”由心向太阳剧坊发起、策划、主办和执行任务。

    二战结束后,校园师生参与争取马来亚独立之路,展开反殖反帝戏剧运动,展开本土化剧本创作和演剧活动。对反黄和维护华文教育发展,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完成了阶段性的任务和使命。

    如果说英殖民政府治理下的发展史,离开我们太遥远了。那么,1963年马来西亚成立后,的发展历史,又有多少人还记得呢?

    马来西亚正式成立后,政府允许各大影院放映人体裸露的电影,让酒店演出各国的艳舞团表演,也让歌舞厅表演脱衣舞,造成灰黄文化全马泛滥。除此之外,当时我国人民生活困苦,“五一三”事件所带来的恐惧挥之不去等。于是,社会上一些文化工作者,强调推动健康的文娱表演,团结各地文艺组织打击黄色文化。

    ■70年代,由学生领导的马大华文学会,在西马半岛策划巡演“春自人间来”文艺汇演,应用舞台表演来传达讯息,轰动华社。

    其中,马来亚大学(简称“马大”)学生领导的华文学会,透过文艺表达对马来西亚的热爱,并期望争取公平社会和真正的国家独立。大学生在西马半岛策划巡演“春自人间来”文艺汇演,应用舞台表演来传达讯息,展现出越战越勇的姿态。演出话剧包括《替谁争气》、《我们要生活》和《十亩地》,强调“文艺为工农民服务”。当时,校园文艺活动和民间艺文组织,顿时吹响了“左翼文艺之风”。

    2018年,心向太阳剧坊发起“抢救百年马华话剧史料运动”在新马泰展开田野调查,一名年近七旬的戏剧前辈说:“我印象很深刻,在70年代初寄宿在一间华校宿舍时,有一天傍晚,老师们在闲聊时说——有戏剧组继续活动的一天,学校就不得安宁。”

    结语:塑造孩子成为一名有担当的“巨人”

    我国过去应用戏剧作为社会尖锐的武器,展开反帝反殖斗争,结果却遭到有关当局颁布的铁腕政策,一次又一次被镇压,促使有些戏剧工作者对政治失望,淡出江湖,有的则移民到别的国度,有的逐渐老去离开人世了。但是,新一代的戏剧工作者,依然对我国的发展表现希望,对戏剧创作有了新的观念和思想情感,

    ■“戏剧文化馆”欢迎民众预约参观。

    迈入21世纪,对于新生代的马华剧团和剧场人来说,可能才刚刚开始。2000年,马华剧团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吉隆坡和槟城两地突然冒出了几十个新剧团。这些刚踏入社会的新剧场人成立的剧团,主要身分背景源自于在学校参加课外活动时受到戏剧的熏陶,又或者在戏剧学院或民间剧社开办的戏剧培训课程接触了表演艺术,学习中抒发了自己内心郁闷的情怀,建立自信心和团队精神。一些有足够勇气并幸运地获得同道拥护的,便在相关部门注册成立剧团。

    新时期的剧团领导者,有不少是单纯地抱着推动文艺为理想。虽然剧团未获得国家相关部门制度化拨款支持,也没有华社团体定期给予经济扶持计划的照顾,但是,剧人挨着三餐不温饱、任劳任怨地继续从事热爱的戏剧艺术,盼望能为马来西亚社会发展尽一丝绵力。

    ■戏剧将塑造孩子成为一名有担当的“巨人”。

    今天,我们的物质生活素质提高了,然而,我们的精神生活不能陷于萎靡,必须提高对自身的觉知感,提升对社会的批判与关怀。欣慰的是,学戏剧的孩子,大多数持有这一分敏锐度。

    戏剧教育,虽然至今未列入学校的正规课程,但期许这一天的降临。当戏剧课程能够纳入国家的教育体系,我们国家未来的主人翁,将得到全人的身、心、灵培育,塑造孩子成为一名有担当的“巨人”。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