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9日讯/独家报导)燕窝业者指出,政府简化我国燕窝出口至中国的申请程序,让业者得以省下一半时间,不过希望未来的相关申请程序,能更进一步升级及简化至全面电子化,以更提高我国燕窝出口量及竞争能力。
大马燕窝产业出口协会会长拿督蔡千根指出,目前邻国的燕窝市场包括印尼、泰国,以及即将在不久后开拓的越南及柬埔寨,竞争越来越强烈,因此待燕窝出口申请程序电子优化后,目标缩短至一个星期,就能出口燕窝,如同邻国。
“比如在提交文件时,业者能直接上载就好,不必到处奔波,这不仅能减轻工作量,还能节省时间及金钱成本。”

蔡千根受《中国报》询及,农业及食品安全部日前宣布燕窝业者可通过“二合一”做法,同步向兽医局及卫生局申请卫生证明一事时,如是指出。
把关严格值得鼓舞
他说,国内过去多年来申请燕窝出口程序,需要用上长达一个月或以上,或致使商家因需等太久而放弃向我国取货,但如今程序简化,业者只需约2个星期,就能完成申请程序并出口燕窝。
他补充,这种双管齐下的做法为短期方案,而全面电子化为长期方案;他感谢政府积极协助我国燕窝业者提升竞争能力。
此外,大马燕窝总商会会长马桂福建议,如果业者能在已将各个部门统一化的单一渠道,加上电子化申请燕窝出口,将能更加省时省力。
“我国政府在燕窝品质上如此把关严格,是值得鼓舞的,但如果申请步骤能更加简化,要在三、五天出口燕窝,并非难事。”
燕窝首季出口量 跌4.1吨
蔡千根说,由于我国燕窝原料(毛燕)短缺,我国今年1至3月季度的燕窝出口量,跟去年同期相比,下跌了4.1吨。
“这是因目前处于燕窝繁殖期,以及天气太炎热等因素所致,进而使我国燕窝价格水涨船高,与他国面对激烈竞争。”
他说,全球生产燕窝的国家主要为印尼和我国,即印尼产区达65%,而我国则约25至30%。
“我国虽然在产量方面缺乏优势,但品质则普遍极受认可的。
蔡千根也说,今年4至6月的燕窝出口量处于淡季,希望过了7月之后出口产量可以死灰复燃。
“近几年来,我国出口至中国的燕窝一路在增长中,去年更达159.8吨的出口总量,因此放眼明年,我国能取得200吨的出口总量。”
此外,他呼吁我国燕窝加工业者,需要熟悉及摸透食品安全管理认证(HACCP)的申请程序,以取得一次性认证通过,即能节省又能省钱。
“过程中,如果审核不达标而多次被弹回,申请可拖至长达两三年。”
他也呼吁符合资格,即拥有HACCP及兽医卫生指标(VHM)认证的燕窝加工业者加入该协会,以便于跟官方对接,并优化出口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