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公主传奇故事听多了,来一趟金山之行,才发现这座山有的不只是美丽的传说为点缀,金山的拉绳走石壁及连绵不绝的“梯的区域”,才是特点所在。
金山是柔佛最高的山,高度为海拔1276公尺。我们原本选择从马六甲亚沙汉(Asahan)路线攻顶,却在阴差阳错下,向柔州金山国家公园申报东甲砂益(Sagil,又名Lagenda)的攻顶路线。
在错有错着下,大家最终将错就错,这一回就走砂益路线吧!
据一些走过亚沙汉路线的山友说,砂益路线比较艰难,一开始就是陡坡不断,但沿途风景也更美,相较之下,亚沙汉路线虽也陡,却是顺着上,因此,会比较“轻松”。可见上天是公平的,想要更美的风景路线图,那就得出多一些力……
金山砂益路线共分为8个站点,长约11公里。一开始是梯级路线,优点是梯与梯之间的间隔不大,不用大步跨脚,只是这段路也不短,笔者走得汗流夹背,气喘如牛。走完了梯级路,就正式进入山径,再走大约5分钟,就到第一个站点。
之后,大家再继续朝接下来的站点走去,90%的路线都是陡坡山径。越往上走,风景越宜人。
拉绳走石壁 扎马步靠臂力
走到半山间,真正的挑战就在眼前,金山第一特点,拉绳走石壁。这里要考的是大家的手臂功夫,脚力反成其次。山导教我们扎稳马步,采半蹲姿态,身体趋前弯,用力的拉紧绳索往上走。
走完一个石壁,又来一个,平时没有用惯臂力者,这回可要犯愁了。好在有捷径可走,石壁旁都有段山径可行。可不管怎样都好,都是得拉绳索走一小段石壁路后,才走向山林捷径,以不枉此行。
走完石壁路,不久后就是最后一哩路的“梯的区域”。长长短短的梯,有些呈90℃、有些是呈倾斜状,让人一次走个够。一些梯级更是得扑爬而行。
走过大约十多副由梯级组成的“梯的区域”后,来到最后一个大梯,也象征着顶峰就在眼前。
山顶上,无死角的视野,让人看尽东南西北方的一望无际。这4个方向,分别可看到麻坡、马六甲海峡、昔加末及森美兰,当局都有做标记。
全程8小时 2特点吸引人
以前登金山,不到50令吉,如今每人要152令吉(4人及以上,才有这个价钱)。
这笔钱划不划算,见仁见智。还没来之前,觉得太贵了。来了之后,发现它有别于其他山的两大特点,包括拉绳走石壁及连绵不绝的梯,加上国家公园也发放每名登山客一包方便饭(配咖哩鸡或仁当牛肉供选择),倒入水后蒸热即可食用。据一些山友说,每包饭要十多令吉的。因此,个人觉得,金山还是值得一去的。
我们一行三十多人,从早上8时30分开始登山,中午12时30分抵达山顶,在山上休息大约一小时后再下山,来到山脚是下午4时30分,全程约8小时。一些体力较佳的山友,所需时间则不到8小时。
老天作美 登山气候清凉宜人
登山期正好遇上高温气候,庆幸老天疼爱,清晨下了一场雨,太阳公公随之罢工,一整天的天气都是阴阴的,气候宜人。
领队在出发前,还特地叮嘱自备小阳伞,因金山山顶是一片光秃秃的平地,无树遮荫。一般上,成功攻顶者,在牌前及石墩拍照后,就赶紧下山避暑去,因阳光的炽热难耐呀!
我们是幸运的,当天清晨刚好下了15分钟雨,带来凉爽气候,又没有对山径带来影响,待我们走到石壁之处时,也不滑湿了。
最重要的是,成功攻顶后,还可慢悠悠的在山顶看风景、叹茶休息、拍照等。
因当天的宜人气候,让行程更为顺畅,大家心情更美好。
金山公主 传奇故事流传久远
在社会工作20年后,对于中学时期读过,历史课本上记载的金山公主事迹,其实已有些模糊。但一趟的金山之行,倒是开启了记忆的库存,加上网络随手可得的资料,记忆回笼。
根据维基百科的记载,金山公主(Puteri Gunung Ledang)是马来西亚传说故事中的人物,在古典小说《马来纪年》(Sejarah Melayu)和《汉都亚传》(Hikayat Hang Tuah)中都记载了她的事迹。
其中,最著名的关于她的传说是马六甲王朝的苏丹马末(Sultan Mahmud)派遣部下向她求亲。金山公主提出了苛刻的、不可能达成的条件以回绝,结果苏丹惟有知难而退,放弃了他想占有金山公主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