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主页 > 国内 > 时事

合约医生

文 文 文

新元4000+合约医生风波 40医科毕业生外流狮城

(吉隆坡2日讯/独家报导)本地实习医生月薪4000令吉,新加坡实习医生4000新元(约1万3807令吉),再加上受制于制度,逾40名马大医学系毕业生在毕业典礼前,就已决定到新加坡当实习医生。

据悉,在大马任职实习医生的每月收入大约为逾4000令吉,这已包括各种津贴。新加坡任职实习医生的每月收入则是大约4000新元(约1万3807令吉),惟这仍不包括房租津贴、待命津贴以及在周末工作津贴。

这批马大医学系毕业生是于1月中旬顺利通过毕业考试,他们的毕业典礼在今年11月举行。不过,尽管毕业证书还未到手,就已在2022年获新加坡卫生部控股录取,且已在6月尾到邻国当实习医生。


《中国报》曾在年初报导,新加坡卫生部控股分别在去年6月、8月和11月,3次来马招聘实习医生,录取50名在今年1月中旬毕业的马大医学系毕业生。

本报探悉,上述50人中,有者因个人原因没有接受录取;至于接受实习录取的毕业生,已于6月28日开始上班,被调派到不同的政府医院实习一年。

曾接受本报访问的其中4名毕业生,目前也在新加坡医院实习。

以匿名方式受访的毕业生叙述,我国制度问题,以及在完成实习后是否能在担任驻院医生期间继续深造,以考取专科医生资格,是左右他们决定参与新加坡卫生部控股面试的关键因素。

一名学生则不讳言,强劲的新元和较好的工作发展前景,促使他参与面试,他抱着势在必得的心态,希望成功被录取。

被新加坡面试官打动

新加坡专科医生在2022年来马进行的面试环节时,用心引导在籍医学生思考,且展现温和态度,令参与面试的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从互动和微小细节中,增加了对新加坡医疗工作环境的信心。

一名受访者指出,其面试官是一位内科专科医生,后者在面试进行期间,擅长引导学生思考,展现沉着和温和的态度。

“他(面试官)愿意教导,还具亲和力;虽然我只是来面试,但他们具有培养年轻医生能力,我认为这也是反映新加坡医疗工作环境的细节。”

另一名受访者则说,他的面试官是一位妇产科专科医生,虽然后者态度较凶,但同样展现愿意教导学生的态度。

他说,面试官一般都是评估参与面试者的能力,而非教导前来参加面试的人,但新加坡专科医生却愿意在面试期间,引导学生思考,并从中观察学生掌握的知识。

考虑去留内心挣扎

大部分受访者坦言,他们接获新加坡卫生部控股的录取通知后,都曾在考虑去留之间非常挣扎。

受访者表明,他们在新加坡实习一年后,都有意留下担任驻院医生且继续深造,再考取专科医生资格,他们已预见这得在新加坡服务至少8到10年,才能达标。

受访者解释,之所以感到挣扎,是因为他们马大念医学系时,已马大医院受训长达5年,期间获得多位教授无私教导和启发,自然也会想要留在马大服务,以回馈教授们的教导与关爱。

且一旦赴邻国工作,就得离乡背井,且在这至少8到10年内无法和家人一起生活,也是令受访左右为难。

趁年轻学习有利深造

一名受访者说,他选择留在新加坡任职实习医生,是考虑到狮城也可是往后或到其他国家就业的跳板。

这名受访者坦承,强劲的新元深具吸引力,有利于他在未来用工资自费参加外国专科考试。

另一名受访者则说,他想趁年轻到新加坡学习和探索,且新加坡的医疗体制非常鼓励医生为考取专科医生资格,也会提供津贴和假期。

“我听闻之前曾有本地驻院医生说,他要去考试,却不获批假,要自费考试,却没受到鼓励,所以在这里(大马)较难升学。”

一名受访者认为,驻院医生在新加坡为考获专科医生资格,而继续深造的制度,是根据绩效制,比在大马申请攻读硕士课程的制度透明。

先自我增值将来回流

大部分受访者坦言,他们有意在未来回流大马,希望从新加坡的行医生涯中自我增值,成为一名更好的医生,并在未来考获专科医生资格后,回国为民服务。

一名受访者分享,在新加坡卫生部控股开放招聘前,她原本想要留在马大服务,担任医学院讲师。

她坦言,但邻国的招聘令她改变计划,但未来还是有意以专科医生的身分,回到母校服务。

此外,推动这些受访的准医生,打算在成为专科医生后回到我国,原因包括能与身在国内的家人一起生活。

为将来考量不应被批评

这些毕业生坦言外流到邻国行医,或许会招致批评,但他们认为,别人常把医学生或医生当成是神圣的存在,可是到头来这也是一份工作,为何她们就不能像其他人那样,拥有自己的考量?

马大医学院前院长拿督阿迪芭教授曾在去年12月,通过推特发布推文指出,由于国内缺乏明确的培训途径,导致每年至少有30名优秀的马大医学系毕业生,前往新加坡就业,这令我国面对人才外流的问题。

阿迪芭教授表明她完全不责怪选择到新加坡就业的年轻医生,因为换作是她,也会一样选择机遇出现的地方。

相关新闻>>40%马大医科生 未毕业获录取赴新实习

相关新闻>>本地缺升职空间 医科毕业生出走国外

其中一名受访者认为,阿迪芭的言论,能引导他人设身处地,站在医学生的立场思考。

“我很感谢她(阿迪芭)说这番话,她(曾经)是我们的老师,但是她不责怪我们,反之解释此事发生在任何人身上,大家都会有这样的想法,别人就能站在我们的立场思考。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合约医生

相关文章

HDK:罢工至今3年 合约医生待遇 有正面成果

合约医生罢工组织促政府 聘3000医生 应付需求

422合约医生 7年服务期届满 卫长促有意者申请续聘

合约医生约满离职问题 卫长承诺带上内阁解决

卫部指示逾千转正医生 须先呈辞 再报到

医生砂州报到又调去柔佛 “像皮球被踢来踢去”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