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举委员会宣布提名与投票日前后,国盟攻势已经先声夺人。3月12日,国盟开会议决,槟州40州议席,圈定15席为马来选民多数选区,需由土团党及伊斯兰党负责领衔主攻,就算不能取代现任希盟州政府也要杜绝其三分二控制权。
6月21日,国盟宣布盟党议席分配方程式,即6州总共245州议席,伊党上阵126席(51.43%)、土团党83席(33.88%)及民政党36席(14.69%);反而是希盟国阵至今仍犹豫不决,对席位分配难解难决,目前大家只听到巫统私自宣布,希盟与国阵将以55:45比例上阵。
最新消息传来,登州32州议席,据说巫统坚持己见,希盟索求上阵12席暂时只分得6席,双方仍未谈拢,不知会否影响希盟国阵在选战的胜算。





反观国盟,投票日敲定后预先开打神经战,锁定马来票仓“3R”情绪,数州造势集会也比希盟国阵人潮更浩大,虽然出席人数并不代表选票全入仓,但论声势则已先拔头筹。为什么会这样?
意识矛盾
希盟国阵现已4党结伙联盟,但在造势行动却是四头马车各自跑,因种种尴尬理由都在避免同台。很明显,这是609巫统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仪式的后遗症,巫统基层不能接受长年政敌行动党高层能在党宗祠殿堂里列席,加上国盟从旁加油添酱煽动情绪,巫统与行动党高层就算如何互相包涵,但两党沉淀已久的意识矛盾,只会愈加分化希盟的内部团结。
希盟活动有个不明文规定,就是讲究礼仪排场,嘉宾席位和演讲场序决定各代表的党性和地位。现在的政治活动流行社交网现场直播,政党显要的肢体语言在网络直播更是一览无遗。
目前状况,希盟国阵似乎采取掩人耳目手法来处理内部矛盾,尽量避免巫统与行动党同台互动的镜头,分而治之,反让公正党与巫统联手在群众开讲,再由行动党全权包办非马来人的定存票仓,并让诚信党点缀行动党的场面。
这对马来社交网和舆论界来说,只要没见火箭挑正州选大梁的角色,的确是会少了争议的话题。
6州同步选举的245个州议席遍布于80个国会选区之内,其中,国盟执政州共有113州议席(分别是吉打36席、吉兰丹45席、登嘉楼32席),占竞选州议席总数的46.12%;希盟执政州共有132席(槟城40席、雪兰莪56席、森美兰36席),占53.88%。
抢票出线
这种选区分布方式,也间接显示国会选区对属下州议席的影响力。第15届全国大选,国盟在吉丹登37个国会议席扫荡36席(包括日后必须补选的瓜拉登嘉楼),公正党输剩1席(吉打双席大年);反之,希盟国阵则在槟雪森43国会选区当中胜出34席,国盟只得9席。
另一势力悬殊的状况,是希盟国阵在丹登两州国会选区全军覆没,而国盟则在森州被连根拔起。不同的是,希盟国阵在国盟州属国会选区输剩1席,但国盟却在希盟国阵执政州(槟雪)插下9只国会旗帜。这是两大阵营抢票出线的本钱。
向来,每个国会选区也是各政党分别设立区部架构的楷模,其中尤以巫统为最,区部主席的话语权是近乎土豪,竞选基金和资源通常也是通过区部领袖下拨到州议席行动室。各党高层都很明白“粮草未先行,三军心不稳”的效应,巫统区部势力因选区沦失而羸弱多时,士气低沉是肯定的,缺乏银弹攻势,现已变成选战运筹帷幄的难题。
此刻,希盟国阵席位分配仍无最后定夺,巫统也在争取登森两州大臣的固打,余下两周时间还要处理党内枭雄元老不愿下车的争执,加上巫统能否捍卫逾110席的任务,大家有戏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