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正党马章武莫候选人李凯伦在办公室晕倒,随即就被人传播上网宣布停止竞选活动,更附上一张现场照片显示李的脸朝下赤脚躺在地上,一位穿红衣党工在旁“抢救”(看似在做背部推拿);李左手旁还放着一副眼镜,但关键的头部被一大叠旧报纸“遮住”。
YB社交帐号由“管理员”向支持者道歉,因为李晕倒,当天所有竞选活动取消。过后,虽然身体情况仍有待观察,李凯伦坚持出席当天晚上的筹款晚宴。这股“反弹精神”获得支持者赞扬和祝福,但另一边却面对来自国盟的对手的嘲笑和给他贴上“弱者”标签。





李凯伦在面书贴文说政治人物也是人,会生病,并举列去年第15届大选期间两位女候选人,文冬候选人雪芙拉流产,和前峇东埔国会议员努鲁依莎也在大选后经历流产。但她们仍然微笑着继续奋斗。
李凯伦分享他的每日行程,原来当个竞选YB,需要早起到只“来得及吃泡面”“经常错过吃饭或工作到深夜”,而且他的助手还透露,李凯伦数日前已不舒服,但李凯伦说“我没事”“因为我知道我在为人民争取权益,我为人民重建家园,让他们有食物上桌,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尽管如此,敌对阵线对他的嘲笑并没有停止。主要是揶揄他在玩苦肉计来博取同情,更有人认为如果公布取消活动没有那张煽情照,也许效果会更好。现代选民已经非常聪明,网上的照片不一定会带来预期的效果。如果李凯伦和其竞选团队认为煽情可以得多一点同情票, 特别是争取到还在犹豫不定者手上那一票, 那可是太过乐观了。
打悲情牌
竞选期间候选人只吃泡面,不断错过吃饭,工作到深夜,在现代人眼中来看,只会让人想到个人和团队的时间管理有问题,赋权分配工作明显不足。竞选时期如此,选后要帮助人民争取权益,重建家园,让选民桌上有食物,肯定效率也不会太好。因为你连自己的健康都管不好,还有什么能力去应付别人的问题?
因此不认同李凯伦的作法,对他的解释难以买单的选民很多。从各报网站新闻的留言来看,现时他根本不需要打悲情牌。自拍自己晕倒在地再放上面书,这是一种企图跟对手比较谁的牺牲大的手段,带出的讯息是:我都晕倒了,对手还没,肯定我是一个比较拚命和尽力的人选。这通常是对手强劲,选情危急时才会使用的策略。
能否胜任
事实上,李凯伦在2013年选举首次在马章武莫胜出,之后在2018年选举以1万6747张多数票漂亮蝉联。本届州选他寻求连任,对手只是国盟民政党的新人陈奂维。民政党在槟州华人心中本就很“蚊子”,支持者也不多,李凯伦就算没晕倒,或是单靠文字公布,稳赢的机会还是很高。但他还是发布了晕倒的照片,也被人认为想获取更多的“同情”票,那代表了什么?难道选情背后有对他而言的不乐观因素?
可以肯定李凯伦是要告诉选民,服务人民是很辛苦的。但不要忘记,不是人民逼你一定要做候选人。如果要为人民服务,反而自己的健康和生活素质陷入低潮,人民思考的应该是这位候选人否能够胜任。
奉行民主选举的国家,人民经常视公仆为精英人士,代表无论智商、精神和身体素质,公仆们都被看作是第一等的。政党必须要经常自我内部检视筛选,党代表是不是都处在高素质的状态去承担人民的寄望。要不然,几乎每年都有YB在任期中猝死或病逝,劳民伤财的补选和政治斗争,对国州的发展和人民作息皆有弊无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