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1日讯)2019年新冠肺炎在中国爆发后,来自英国牛津大学的疫苗研究团队,在牺牲周休下成功研发出阿斯利康疫苗。
阿斯利康疫苗研究团队的研究员特蕾莎兰博指出,她的团队能将一般的疫苗研发和发放时间,从一般的5年至10年减少至1年,靠的是国际团队及各方人士互相配合,而这需要多年联系才能实现。

她指出,团队早在2019年年尾得知中国疑似爆发新冠肺炎,后来在中国病毒学家张永振发布病毒基因序列后,就展开疫苗研发工作,在牺牲周休下成功研发疫苗,并进入优良制造规范(GMP)程序。
“我胞兄当时就住在中国,如果一出现疾病,我都会密切追踪,除了是因为工作关系,也是为了向父母交代。
“在进入临床实验期间,英国在2020年3月因疫情恶化首次实施封锁措施,我们无法观察自愿者在接种疫苗后的反应,就分别委托巴西和南非机构协助完成临床实验;此外,这也需要各方人士,如制药厂投入大量资金才能完成这个壮举。”

特蕾莎兰博今早为马大医学系举办的“从冠病吸取教训”讲座时,如是指出;出席者包括霹雳苏丹纳兹林沙殿下、马大医学系主任卡玛丽亚和马大荣誉校长杜潘陈淑萍等。
提到此次研发疫苗教训时,特蕾莎兰博坦言很多方面有待加强,其中一个就是疫苗分配不均的问题。
“阿斯利康疫苗参与了世界卫生组织主导的‘ 新冠疫苗实施计划’(COVAX),不过该计划未能及时将疫苗优先交给有需要的国家和地区。”
她也提到,为了应对随时会出现的未知疾病,各国政府需培养人才,除了是为加快研究时间之外,也是为了传承过去的研究人员在研究新冠肺炎等疾病疫苗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