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州选举后,就在大家准备庆祝国庆日时,国盟青年团突然推介了国盟版的国庆标志,以国花“大红花”的五花瓣并以 “辉煌条纹”的国旗颜色作为标志,主题则为“强化马来西亚的繁荣共识”。这完全忽视了团结政府推荐的“昌明大马:坚定团结.满怀希望”手掌型标志,仔细观察其意义并没有和“昌明大马”南辕北辙, 但设计上却相当讨喜。
国盟青年团团长阿末法德里提议国盟掌政的玻璃市、吉打、吉兰丹及登嘉楼或许可用来替代“昌明大马”的标志与主题。这项提议立即引起极大抨击,特别是团结政府的支持者, 纷纷指责国盟违反联邦政府的意愿,刻意使用不同的国庆标志去凸显自己的权力存在,企图分化国家。
如果读者不善忘的话,其实这种行径在前首相纳吉时期曾发生好几次。法德里不是第一个提出不跟执政党同步使用国庆主题和标志的调调,纳吉当年使用一个马来西亚当作国庆日主题的作法就不断的被民联唾弃,这些当年另外设计标志和主题的始作俑者,算是自作自受,经历着难堪的8月。
公器私用
当年最显著的例子是2012年的民联(公正党、行动党和伊党)在他们执政的州属,使用不同主题庆祝国庆日。国阵执政的中央政府的国庆主题为“一诺千金(Janji Ditepati)”,民联推出“同国同心,全民大同(Sebangsa, Senegara, Sejiwa)”作为替代主题。
其实我国律法没有明确规定全国的国庆日主题和标语必须一致, 因此国盟的作法并没有违反联邦精神,也许这就是为何团结政府目前正在冷处理。
一个国庆日的主题,应该是跨越政党的口号,但曾几何时,我国的国庆日主题反成了执政党宣传的号角,光明正大的“公器私用”。安华去年11月任相后, 推出“昌明大马”的治国概念,6州选举再以“昌明大马”作为竞选口号,其中“昌明(Madani)”,“团结(Perpaduan)”和“希望(Harapan)”的字眼,更是竞选活动中不断“硬销”的词语。当今年国庆日的主题再次是“昌明大马”时,我们不禁要问, 安华身边的智囊团在做什么,为什么像纳吉般不断炒冷饭?
各自表述
“昌明大马”的理念来自安华所撰写《建造公民社会国家》,任相后他似乎没做出有效的宣传,以致昌明大马沦为同僚同志们各自表述的口号。这和当年被人抨击极度政治化的“一个马来西亚”的出发点非常相似。政治人物大声高喊口号,人民完全没有共鸣。从6州选举到国庆日,“昌明大马”就只是个口号,无法和团结政府在去年选举做出的宣言和承诺结合。
9个月后的今天,当大家还在等待团结政府给华小拨款、承认独中和废除大学固打制,等到几乎怀疑人生,安华竟然否认我国是世俗国,还亲自主持印裔青年改信伊斯兰的仪式,他这口号还能走多远,没有人知道。
其实,东马两邦特别抗拒国庆日,东马人只在乎9月16日。以砂拉越而论,所谓的“MA63自主权觉醒”后,8月31日几乎难见有任何住家和商家愿意摆放国旗,更不必说要东马人去在意国庆日的标志和口号。随着绿潮崛起的现实,砂拉越和沙巴紧抱各自的地方主义,这一切都不断地点出昌明大马正走向失败。
团结政府应迅速针对昌明大马的理念,做出实际有利国民的实际行动,不能再继续和国盟纠缠不清,再多的政治口水也无法提升人民的生活素质或缓和经济的重担。一个政府喊出的口号不能赢得民心,必须要务实的实践竞选宣言才会获得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