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形容茶与月饼是神仙搭档,也就是说,这是一个不能没有茶的佳节,那就配合即临中秋节来读这一本《中国茶──一片绿叶的故事》应景。这绘本文字简约但不简单、插画舒心又走心,让人在静心中领略大家饮的那一口茶,如何连接天地万物与自己,是读茶、读人也读大自然。

茶,在我们生活无处、无时不在,平常日子出外到茶餐厅用餐,最简宜、最省钱的饮料便是点一杯雪茶;回到家里多半会搬出收藏多时好茶,慢慢品尝。茶,可以随便饮,也可以精致喝。
回想起我的少女时代,首次亲眼目睹的茶园落在金马仑,对城里长大的孩子来说,冷冷的风、绿油油的茶园,足以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那里成了中学时的旅游“圣地”。
也忘了是不是与此同时,城里陆续出现一种叫茶坊的空间,开启了沏一壶茶闻茶香、喝一杯茶得静心的初体验,才知道喝茶可以很文艺优雅,于是常常跟同学往附近茶坊过时间。
偶尔,还会在茶坊里遇见弹吉他的男生在唱歌。往后日子里,尤其步入职场后,身边先后出现不少茶的工作者,有卖茶、收茶、泡茶、写茶、办茶席的,当然少不了爱喝茶、会喝茶之人。
或许得到幸运之神的眷顾,向来不缺有喝好茶的机会。今年提早过中秋、提前尝月饼,少不了也饮茶,也不知何时开始,吃月饼、喝茶成了例牌动作,家家户户如此,男女老少也一样。
有人形容,茶与月饼是神仙搭档,想来这是一个不能没有茶的佳节,那就读一本《中国茶--一片绿叶的故事》应景,这本绘本有艺术可欣赏、有知识可吸收,读完方知茶的诞生有多讲究。
工艺与茶艺串成茶文化
正如书名所言,这是一片绿叶的故事,它从叶子到成为茶叶过程更是一段文化之旅,简单而富含深意的文字令人有翻页的心动与冲动。它的深意在哪里?这就给大家挑几个例子来写。
这是一本说中国茶的绘本,自然以“茶”字掀开序幕,翻开书页就看到“茶者,南方之嘉木。”这行简短的字的意思是,茶为(中国)南方美好的树木,也就指向茶树。
据百度资料显示,唐朝茶圣陆羽所撰的茶学著作《茶经》的开头就是这样写道:“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这本书可说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茶的专著,也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
如是开端让人感受到向前人致敬的味道,不管是不是继续翻页便是。原来,每年有采茶关键期,每天亦有采茶佳时,喝茶许多年,还未曾认真认识不同季节采的茶个性,下回要留意了。
在接下来每一个跨页里,所叙述的摊青、炒青、揉捻等等,全是把绿叶制作成茶叶的工序。这些步骤会直接导致茶香、茶叶特性、茶身等等的体现,而每一个工序都是一种工艺的展现。
从它成茶落入容器到沏茶、赏茶、茶器、饮茶那又是另一个茶艺术的表现,一棵苍翠欲滴的茶树到一杯香清味醇的茶饮,每一个环节都是一门深究的学问,里头藏着一部中国茶文化。
诗情插画透露逍遥人生
这本把茶叶的前生今世叙述一遍的绘本,除了有冯旭如诗般文字,如:“时间,温度。等待,蜕变。”还有哲学性描述,如:“于杯中窥天地万物。”王宇葳的插画更是功不可没。
她是2017届金钥匙绘本创作大赛金奖得主,书中每一个跨页都是一幅可单独成立的作品,画页中简约画风以及留白,让人随心境、随空间自由畅想,如同沏茶与品茶时该有的自在感。
其插画如同文字简约可不简单,单看成茶那副画作,一片片绿叶从茶树随风轻盈飘向远方,以茶叶之姿落入容器中,过程经历多少双充满历练的手,又经过多少里路云和月才会成为我们的杯中茶?
书中画面与脑海里想像同样美得令人屏气凝神。在沏茶单页画中,从高处流入茶杯的茶水形成山与日,那是它曾经所在的地方。当镜头拉近再拉大,尽管是无字页却也看得津津入味。
那是茶叶在水中缓缓舒展、水色渐渐起变化的丝丝入扣景致;在隐隐约约之中,还看到晴空飞鸟之下有一叶悠悠孤舟,朴素的诗情画面,渗透出一抹逍遥写意的饮茶人生哲理。
清清的绿、淡淡的蓝、浅浅的土黄,这些色彩使阅读变得既舒心又走心,而它让人们领略到,我们喝的那一口茶,如何连接万物与自己。这本书叫人读茶、读人,也读大自然。
【小小背景】
据书讯显示,冯旭是中国中央美术学院绘本创作工作室导师,iMadeFace/CosFae创始人,艺伙(ArtFire)创始人,2002年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士学位,2008年获中央美术学院硕士学位,广泛参与国内展览及艺术活动。

文:冯旭
图:王宇葳
出版社:中国友谊
特约:子若
电邮:[email protected]
今日焦点:冯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