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7日讯)学术界人士认为,大学不应该过于沉迷追逐QS世界大学排名,因为联合国也曾对该机构采用的评估方式和数据的透明度提出质疑,且这是由商业性而非科学性的独立私人机构展开的评级,似乎把教育视为一种可以轻易交易的商品。
其中,大马国际伊斯兰大学校长丹斯里祖基菲里指出,QS世界大学排名与联合国大学(UNU)发布的排名,在评级方法和数据品质方面的透明度存在差异。

他说,这些评级活动可能存在利益冲突。
他也强调,每一所大学都是不同的,有自己的教学大纲,因此排名更本无关紧要。
祖基菲里在《马来西亚前锋报》专栏中指出,QS世界大学排名不能代表所有人的标准,因为QS是以“西方世界议程”征服知识。
他还说,这是一种殖民思想的形式。
另外,他也提及,这些排名文化存在弱点,因为排名是依旧利润而非知识。
他对此认为,这种做法是殖民性的、不平衡的,背离了建立大学以培养知识和文明人力资本的方向。
他补充,大学需要更加灵活并拥有软技能,不应该比较哪一个更成功、哪一个更赚钱。
另一方面,国家教授理事会主席拿督拉杜安也提醒,大学不要过度着迷和贪婪地追逐排名,以至于忘了大学的建立初衷是培养优质毕业生。

他说,不可否认,排名对于一所高教机构是否符合国际标准至关重要,但并不是衡量一所大学成功与否的唯一途径。
“外界经常用排名来衡量大学的品质,但大学管理层不应该百分百关注排名,从而忘了大学本身的目标和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