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是为了传道受业解惑。在作文指导方面,教师应通过引导帮助学生进步。教师在进行任何形式的作文指导前,需要充分了解和评估学生的作文,而非主观臆测。类比中医的「望、闻、问、切」四个基本步骤,全面了解患者后再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然而,大多数的作前指导是在还没读到学生的作文就给学生进行指导。这就像医师未把脉就给病人开药一样。这种指导不仅不科学,对提升学生的写作无效,还可能产生副作用,让学生陷入做伪作文、怕作文的困境。这也是假作文、空泛作文、套话作文的起点。
我热衷于读学生的自由作文,能够看到学生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感受和想法,而不受到题目的限制。相比之下,命题作文都被考试作文的潜规则所束缚,教师在教学中只能按照这些规则教学,学生写作时也只能套用一定的模式,整个班级的作文风格相似,文章读起来乏味不堪。
注重自主性和创造性
不仅如此,作前指导也导致学生失去独立性和创造性,形成依赖性,认为没有老师的指导就无法进行写作。在写作内容上,学生会依赖教师提供的作文大纲,忽略了培养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在写作方法上,过于严格的规则和范文使学生陷入僵化的写作模式,失去表达个性和创意的空间。
话已至此,作前指导真的一无是处?非也。我们需要做的是淡化作前指导,强化作后讲评,注重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将教学点放在学生完成作文后,研读学生的作文,通过讲评的方式为学生的学习难点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和指导。
这样的教学更加符合学生作文学习的实际需求,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写作技巧和提高写作水平,促使他们在下一次写作做出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