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5日讯)迈入3月底、4月初,又是一年一度的清明节,神料店再度充斥着玲琅满目、款式多样、创意十足的纸扎品,就连宠物、美食、酒类也纸扎化。
配合清明节,《中国报》记者特别走访了马来西亚神料商公会总务戴添成位于增江的神料店,了解今年推出哪些风格独特的纸扎品。
其中,店外悬挂的纸扎美食、酒精,最引人入胜;这些纸扎品包括串烧、点心、美录、燕麦、色酒等,没想到供品也成了纸扎品设计之一。
更预想不到的是,店内还出现纸扎宠物,可以烧给喜欢宠物的往生者。
戴添成解释,这类宠物纸扎品在几年前就开始出现了,虽然不是很热销,但还是有人会买的。
他也提到,神料店摆出的纸扎品,都是消费者普遍购买的,但也有一些人会提出特别需求,比如针车(缝纫机)、枪枝、轿车等,后者都是需要特别订做的。
谈到过去印象最深刻的纸扎品,戴添成分享,曾有客人向我制定一辆保时捷轿车,而且4个车轮要能动,且车门是可以开关的。
“接到订单后,我就交给我舅舅去做,我舅舅是做纸扎的。这辆纸扎车造价不便宜,大概要价1万多令吉。
“我还有接过纸扎手枪的订单,当事人的祖先曾是一位警察,报梦要求手枪、子弹、手铐等,因此向我们订制。”
不过,今年的清明节,戴添成暂时还未接获这些古灵精怪的订制要求。
在众多纸扎品中,最主要、最畅销的,还是以衣物、鞋子、包包、首饰为主,且老女老少一应俱全,甚至婴儿使用的尿片、奶瓶、奶粉都有,还有老人使用的假牙。
戴添成指出,在其店面,单单是女装纸扎品,就有50个款式,男装也有50款式。
至于疫情期间曾一度流行的纸扎口罩、消毒剂,甚至新冠疫苗,如今随着疫情消散,这类纸扎防疫用品已不见踪影。
特别订制峇迪衣 娘惹装
为了迎合大马人的风俗,神料店也会特别订制专属大马人使用的纸扎品,比如峇迪衣、娘惹装,还有仿效马币的阴钞等。
戴添成指出,店内贩售的纸扎品有出自本地生产,也有来自中国进口的,而一般产自中国的纸扎品,设计会更为时髦、手工会更细腻、精致且漂亮。
他说,中国的纸扎品会出口到世界各地,包括泰国、印尼、新加坡等有华裔聚集的地区,但一些则是专门为大马人设计的。
“比如峇迪衣、娘惹装,就单单只是出口到大马,因为其他国家不会欣赏这些设计。”
纸扎品依然热销
尽管环保意识抬头,且年轻人偏离传统习俗,但清明节纸扎品依然热销,甚至一些年轻人比年长者更会买。
戴添成指出,农历新年、清明节与中元节,是神料店最热销的3大季节。
他说,尽管大家越来越重视环保,但由于这两个节日都是在外头烧香祭拜,大家对于环保的顾虑相对较低。
“如果在家里焚烧或使用的,消费者就会注重环保意识,要求较小、较细、较幼、较环保的香,但(清明节)上到山头(焚烧)就没有这个顾虑了。”
同时,他也不认同,年轻人偏离传统习俗。
戴添成说,根据他的观察,在清明节期间,年轻人反而比年长者更会买。
“一般上,年长者来到店里买一些清明节的纸扎品时,他们的选择都比较保守、传统,反而年轻人会选择更时髦的,比如苹果手机、平板电脑等。”
他还说,如今,有越来越多年轻人来买纸扎品,且比老一辈买得更多。
“前阵子才有一个年轻人来我的店买,只是买4个纸箱的纸扎品,就花了千多令吉,平均一箱三、四百令吉。”
也因此,他一点也不担心,神料店会成为夕阳产业,逐渐没落或是被淘汰。
商家吸纳成本
在百物高涨的年代,物流业又被征收6%服务税,可谓是雪上加霜;但戴添成强调,虽然成本稍有提高,但商家依然可以吸纳,并没有转嫁给消费者。
他说,神料店一般都采取薄利多销的经商模式,因此相信大部分纸扎品售价,依然维持在去年水平。
戴添成解释,事实上,即使面对成本的调涨,涨幅也只是介于5%左右,还是可以接受的范围。
他补充,成本的涨幅,主要来自令吉的汇率疲软,因此进口价格有些许波动。
“至于运输费用,虽然在3月1日开始征收6%服务税,但影响不会很大。”
他解释,一个货柜从中国运到大马,即使额外征收6%服务税,或许才区区百多令吉,而货柜一般载送十几万令吉的货物,这增加的成本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