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建筑业,人们向来的第一印象就是以男性为主,是“男人的地盘”。就算是来到了强调男女平等的21世纪,对于性别的刻板印象仍存在于这个阳刚味十足的行业。
建筑行业中的女性从业员究竟面临了什么挑战?她们又该如何见招拆招呢?
办公空间设计顾问公司Unispace Singapore两位女高管现身说法,从建筑工地的防护靴到厕所,再到业界对女性从业员的观念偏差,逐一探讨这个行业对女性的“不公”,以及通过改变可带来的潜能。
Unispace Singapore亚洲区设计与交付主管乔安妮莫里斯(Joanne Morris)接受《中国报》专访时指出,建筑业过去向来是由男性主导,但如今已经有很多公司鼓励女性加入,也看到越来越多女性加入这个领域。
与她任职同一家公司的技术交付负责人李佩卿指出,很久以前建筑业的女性非常罕见,她们过去一般是从事体力劳动。

个子小被瞧不起
例如在建筑界,年长的女性通常是传统的砖瓦工,且女性通常会从事照顾和养育工作,导致很少女性担任建筑技术相关工作。
“如今有越来越多女性加入建筑领域,相信这是因为人们对建筑业的看法有所变化,知道这不再只是体力劳动,而是涉及行业的更多方面。”
她认为,这种观念的改变帮助许多女性克服障碍,也较愿意加入建筑业。
由于个子长得矮小,乔安妮在建筑工地面对许多高个子的男工人时,也面临了很多挑战和质疑的声音。
她透露,一些人瞧不起她,甚至认为她没有资格出现在工地,因为工地是“男人的地盘”。
她后来透过建立说话的信心,同时获得男女同事和导师的协助,来克服这些外界的偏见。
“面对这些偏见,你需要进步变得更好,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但同时也不应该对自己太苛刻,只要你对工作充满热情和有能力,就一定能够克服这些挑战。”
另一方面,每当身为专案经理的李佩卿到访工地时,经常会被误认为是初级设计师、实习生或者助理,别人也不太认真对待她,尤其是工作初期。
随后,经验的积累让她对自己的技术知识充满信心,也能够一次又一次地证明自己,不会因为她是女性而不获重视。
“这就是信心所发挥的作用,尤其当我们不确定时,更需要勇敢。”
给建筑界女性的建议
对于想朝建筑业发展的女性们,两位会给她们什么建议?
乔安妮说,对于从事建筑业尤其是设计业的女性,要掌握个人的力量,不妨通过培养技能、考取认证来提高自己的实力和竞争力。
她也建议,要与更有经验的建筑业女性建立联系,因为她们能够指导你、给你建议,这样一来就可以了解如何在这个行业发展。
“你需要建立人际网络,寻找为你提供指导的人。在大马、新加坡和其他地方都有很多关注女性与建筑业的组织,能够带给你很多资源和人脉机会。”
李佩卿说,在建筑行业中有很多职位可供选择,建议在入行的前几年去寻找自己喜欢担任的角色。
她续称,对于拥有技术知识的人,可以考虑进入工程架构或更深入的领域;对于掌握软技能的人,则不妨考虑专案管理,因为这需要更多的软技能。
开发人才 打造“她力量”
女性,可以是建筑界不可忽视的驱动力量。
李佩卿认为,女性在建筑界的代表性不足,如果建筑业有更多女性代表,将能够赋予其他女性权力和提供支持。
她说,扎哈哈蒂(Zaha Hadid)是世界享誉盛名的伊拉克裔英国女建筑师,她引领在建筑中使用可回收材料的先河,改变了人们过去的传统观念。
她指出,从事建筑业的女性比率仍相当低,若是聘请更多女性将有助缓和建筑业人手不足的问题。
乔安妮认为,在建筑业中聘用更多女员工可以带来多元化的观点,且她们普遍拥有更好的沟通技巧和协作能力,有助改善团队沟通与合作。
她说,女性代表着一大批未被开发的人才,因为建筑领域传统上是由男性主导的。
“我们需要做的是制定更具包容性的策略,才能鼓励更多女性加入这个行业,从而挖掘大量的人才和发挥潜力。”
工作 装备 场所须改善
建筑业者要吸引和留住女性员工,应该怎么做?
乔安妮认为,公司应该提供公平的资源支持女员工,比如提供专门依据女性体型设计的个人防护装备。
“只要在建筑工地就必须穿防护靴,但即便是最小尺寸的靴子对我来说依然太大,让我走起路来像是麦当劳叔叔,也很难跟得上身边人的步伐。”
她续称,雇主也不妨考虑在工作场所设置哺乳室,为重回职场的产后母亲提供安心舒适的哺乳空间。
她相信,建筑领域需要更多的女性代表,业者应该鼓励和积极地展示女性的成就,支持更多女性担任领导角色,相信此举能够吸引更多女性加入建筑领域。
李佩卿说,根据过往经历,她一直对建筑工地的厕所感到愤怒,因为从来没有一个干净的厕所可供使用,希望可以能有所改善。
她指出,女性可以透过很多不同的方式为公司和建筑领域做出贡献,比如说女性普遍更细心、更有艺术感,公司可以开放这类职位并考虑让女性担任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