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2日讯)尽管新古毛州席补选投票率只有61.51%,但希盟获得的华印裔和原住民选票皆增加,加上军警票回流,让希盟尤其行动党得以成功守土。
新古毛州席补选尘埃落定,希盟行动党候选人彭小桃成功守土,也让国盟无法完全掌控乌鲁雪兰莪 1国3州议席。
61.51%的投票率对于希盟是超出预计,却低于国盟预算。

根据消息分析,独立人士和人民党获得的选票也大幅减少,全流向于希盟和国盟,也反映出不愿意投给两大阵营的选票已减少,除了没出来投票或废票之外。
消息说,没有出来投票的选民包含华裔和巫裔选民,有游子也有当地人。
消息说,在军警票和邮寄票中,希盟获得的选票大幅增加,增加了希盟胜算。
消息说,军警票回流,不排除是团结政府宣布公务员调薪的效应,军警福祉增加也是其中的因素。
消息指出,希盟所获得的巫裔选票中,有些是来自国盟支持者、伊党党员。
消息说,希盟在华裔选票的得票率增加,不排除是行动党派出华裔,及华裔选票一致倾向希盟和行动党。
“新古毛一些选民会以种族作为投票考量。”
“在华社方面,行动党的‘投桃报李’对一些年长选民有一定效果,加上以选情告急催票,及载送选民行动,让年长选民都愿意出来投票。”
消息说,尽管早前面对一些组织在印裔社会挑衅,但在行动党印裔领袖努力下,成功稳住部分印裔社区的情绪,也让大部分印裔选票倾向希盟。
“原住民投向希盟的选票也增加,反之国盟选票减少。”
国盟以巫拉巫不奏效
消息说,尽管国盟土团党派出巫裔候选人,希望争取巫裔选民(51.78%)支持,相信所采用的策略已失效。
消息说,国盟获得的巫裔选票,比国盟尤其是土团党预测地来得低。
消息指出,国盟尤其土团党以51.78%巫裔选民结构为由,派出巫裔上阵,希望能赢得巫裔选民支持,却忘了还有48.22%的非巫裔选民。
消息说,虽然国盟获得的巫裔选票极高,但上述决定并没打动所有巫裔选民,加上伊党提出种族和宗教等敏感课题,不被一些巫裔选民认同,包括伊党党员和支持者。
消息说 ,国盟在候选人的决定上,流失更多华裔选票,以致一些华人新村获得的选票比去年州选低。
“安邦皮查(Ampang Pechah)和峇冬加里新镇都是巫裔选票居多的地区,国盟在安邦皮查的选票增加,但在峇冬加里新镇的选票却减少,希盟得票也没增加,显示该区有不少巫裔没出来投票。”
消息说,相信国盟尤其土团党在投票前几天,看到在巫裔社区的局势不妙,努力催促巫裔出来投票,但效果几乎不大。
消息说,补选出来投票的都是中年至年长选民为主,反之年轻选民减少,相信年轻选民中,有不少在2022年全国大选,或2023年州选时是投向国盟。
土伊支持者不同 影响国盟
消息说,巫裔选票分裂导致国盟处于不利。
消息说,新古毛州席的巫裔选票分裂,其中大部分偏向国盟,有部分支持希盟,还有部分来自巫统和游离票。
消息说,国盟巫裔支持者,也分为土团党和伊党支持者,两党之间的内部问题,影响了国盟尤其土团党所获得的支持率。
消息指出,土团党在候选人人选决定,及候选人的负面问题,都影响到一些巫裔选票流向。
消息说,土团党和伊党无法掌握党员、支持者的选票走势,不排除有部分国盟支持者的选票已流向希盟。
消息说,相信宗教、种族等敏感课题,已让一些巫裔民选民失去耐心,无法争取到巫裔选民的认同和支持,包括部分伊党党员也无法苟同伊党领袖言论,而把票投给行动党。
“尽管在竞选期间,当地局势对希盟相当不利,尤其是经济和物价等因素,但在投票日,并未见到大幅选票偏向国盟,不排除该些选票是没出来投票的选民。”
消息说,巫统在当地为希盟尤其行动党的助选,相信也拉到一些当地巫裔领袖、党员等,投票给行动党候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