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说教师节快乐,到被祝福教师节快乐,我从2017年执教鞭到今天,迈入第8个年头。眼见教师的责任和执教鞭的方式有别于过去,也理解到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和我们过去不一样,我时刻提醒自己“在这个时代做老师不要抱着老一辈的思维”。
上一个星期我在电台为嘉宾主持时,和两位电台主持同事在空中谈了这个时代的教书方式,缘由近期有很多和教师学生相关的新闻,引起了社会的深度讨论;其实过去也不少,近期内最让社会深切关注的就是“网红老师”这件事了。
前阵子有一位私立学校的女老师,经营自己的社交平台时,将学生的脸清晰的拍摄上传。皆因这位女老师有接业配的关系,她在制作内容的时候,扮演“从学生的包包掏出广告商品”,遭到一些学生父母的反对。家长们认为,该老师的作法有错误的演示,可能会“教坏小孩”,并且认为,该老师上传学生的样子就是在消费,从中赚取流量等等。
可是这些父母却不愿意从另一个角度去看,这些小孩子视“能够上到老师的社交媒体是一个骄傲,我可能因为自己的努力,而能够成为老师社交媒体的其中一个内容”,你会看到有些小中学老师,都有上传与学生们的互动,而有很大部分对我而言就是日常、生活、师生的交流等。
不能超出范围
父母亲认为,“乱上传小孩子的样子上网,暴露孩子的身分(样子),会将孩子置身在险境”,在这个时代我是赞同的,毕竟数码世界很多数码罪行,其中一种就是所谓的撷取身分并进行诈骗。那为了杜绝这个问题的话,我们是不是也要透过教育部要求所有学校,即便是学生表现优越、品行良好,要表扬,都不能拍照放上网──我这样的理解对吗?因为我觉得优越的孩子更会吸引到坏人犯错。
再说,过去也没有所谓的放照片上网表扬的事情,顶多刊登在报纸。
父母亲也认为,师生即是师生,不能超出范围。曾经在一次教职人员培训时,我和一位入行多年的前辈在其他的讲师们前“对话”,就“讲师和学生的关系管理”,他觉得校园和课室内的师生关系,就应该长度延伸,无论在什么状况之下都必须要保持师生距离;但我的主张是,课堂上的教学关系可以延伸成朋友关系,只要彼此间能够拿捏,师生也可以是朋友。当然这一场对话,彼此都无法说服对方,但我也并没有寻求一个绝对成果。
教师节收礼也是一件常事,为了让孩子理解、感恩老师的牺牲和教学,送一点小礼物并不是问题,我小时候也是送钢笔、红笔的孩子;最近有一位7岁小学生,和父亲到钻石精品店购买昂贵的礼物送老师,你觉得有错吗?学生送礼感恩没错,送礼该送什么礼?教师节送礼就只能送钢笔?如果有本事就送贵的没关系啊!
感恩要送贵礼?
可是孩子们真的理解送礼?还是这父母只想要表现给其他父母和同学知道,“我家境富裕,可以送昂贵的礼物”也变相地跟老师说,“你收我贵礼,你应该懂得怎么样回礼”。
还有另外一事,一名老师为了鼓励孩子准时上课,会在课堂上用送礼的方式鼓励学生,被他的同事批评说这是一个行贿的动作;我百思不得其解,以前小学老师为了鼓励我们,对于一些成绩很好的、准时上学的,都会在习字本上画上一个星星,这不也是异曲同工之妙吗?为何送一个礼物就变成了行贿呢?
我是这样觉得,老师们要做什么,我们要衡量的是老师们因什么而做,他们的动机是什么,他们是为了鼓励还是真的为了个人利益?如果老师所做的事情都是为了学生好,我觉得何乐而不为呢?
21世纪了,教育必须与时并进,不要限制教学方式,只要教职人员坚守教学的工作伦理,只要孩子们能够从中学习和领悟,教学就应该随着时代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