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主页 > 副刊 > 学习

护士

拉曼大学

学习现场

护理系

文 文 文

学习现场|学习兼顾专业与内涵 爱其所择 择其所爱

学习现场|学习兼顾专业与内涵 爱其所择 择其所爱
学习现场|学习兼顾专业与内涵 爱其所择 择其所爱
学习现场|学习兼顾专业与内涵 爱其所择 择其所爱
学习现场|学习兼顾专业与内涵 爱其所择 择其所爱
学习现场|学习兼顾专业与内涵 爱其所择 择其所爱

 是充满使命感和成就感的职业,薪酬待遇与其他行业相比虽不足挂齿,但学生更多的是分享爱的力量和保持专业,遇到困难时积极寻求解决方案,而不是怨天忧人。

拉曼大学护理学士课程师生合影。左起为张震、杨慧偲、蔡诗苇、刘秀芬,右起为刘国安、王小微和临床护理课程主任Thulasy Perumal。

是一门涵盖基础医学、药理学、病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专业学科,护理人员与其他医护人员各司其职,挽救性命,也维护个人、家庭、社区健康,乃至国家利益。

不只照顾伤患身上创伤,使伤口痊愈,也安抚病人和家属情绪,给予后者关怀,可见护理是结合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实践。

现在全球正面临短缺,护理课程毕业生可说非常抢手,毕业不愁找不到就职机会,但高压工作环境、工时长、薪资待遇不吸引等因素,导致学子对护理课程兴趣缺缺,学府培养的新生代不足以应付现有和未来需求。

身上具备什么特质的人,才适合念课程或能考虑成为?为何学生选择报读护理课程?就让我们从课程在籍生和毕业生口中,从他们视角中找到答案。

刘国安因家人面对健康问题,从小陪伴家人经常出入医院,亲眼目睹医护人员救死扶伤,让他萌生投身医疗界想法。

刘国安:关怀激励自己

因家人面对健康问题,需入院接受治疗,护理学士课程学生刘国安从小陪伴家人经常出入医院,医院对他来说,是个熟悉的地方。

由于父亲和叔叔身体健康不好,刘国安在多次往返医院过程中,亲眼目睹医护人员救死扶伤,关怀病人,尤其细心照料病患的身影,无形中在他心中种下待萌发的种子,这让刘国安萌生投身医疗界想法,但在面对升学选择题时,护理课程并非其首选。

他起初想攻读医科,但因为念医科学费昂贵,即使获得资助,仍需要应付庞大开销,顾及家庭经济状况不太富裕,决定放弃学医。

刘国安透露,工程师在世人眼中是薪水高和前途好的职业,大学选科系时听取家人建议,报读工程系课程。

在工程系待一段日子后,他发现自己对该课程不感兴趣,甚至缺乏学习热忱,所以选择直面内心声音,考虑转系。

“念(工程系课程)一阵子后,我觉得(学习)很难,我一直认为医疗体系会是更好选择,后来和家人讨论,一年后申请转系,转到

与医学系接近,我觉得这是另一选择,如果获得全额奖学金,就不必担心学费。”

“毕业后希望能到急诊部服务,可以在前线、第一时间救助伤患。”

杨慧偲趁着假期物色打工机会,在私人诊所任职兼职护士,让她开始接触护理,并慢慢对护理课程产生兴趣。

杨慧偲:从兼职到升学培训

接受正规护理教育后,才发现原来和在职培训大不同。

杨慧偲目前是护理学士课程第2学年学生。她在念中学时,趁着假期物色打工机会,在私人诊所任职兼职,让她开始接触护理,并慢慢对护理课程产生兴趣,再确定未来升学方向。

她在诊所兼职长达8个月期间接受在职训练,学习如何替病人抽取血液样本做检验等步骤,但正式入学后才发现专业护理。

“高三统考毕业后,得知有护理课程,了解课纲后觉得自己有兴趣学习,就决定报读课程。

“入学后才发现,原来一切和以前兼职时不同,凡事都要很讲究,也明白做好SOP(标准作业程序)的重要,以免影响病人安危。”

众所周知,需要轮班工作,父母难免担心孩子身体吃不消,但这无阻杨慧偲坚持所选。

她坦言,家人起初怕她劳累,不太支持她想成为的理想。

“刚开始家人没有很支持,怕我太辛苦,因为工作性质需轮班,但对我来说,我可以接受。”

张震来自中国广州,因为想了解护理知识,学会照顾自己和病人,促使他报读护理课程。

张震:远赴大马学习医护

马来西亚以多元语言和文化背景闻名,本地人流利地说着各种语言和方言的画面相当常见,而在多元文化下学习,让国际学生获益良多。

张震来自中国广州,是学士课程国际生,今年已迈入第4学年。

在大马多元背景学习,让他从当初不擅长英文的哪个自己,转变成如今信心大增,相信自己到其他单一环境也不怕会不适应当地环境的人。

他在前往大马求学前,曾在其他欧洲国家学习,但自认当时本身英文能力不好;与过去相比,他来马后相当适应本地生活,得以感受学习乐趣。

过去数年疫情肆虐,我国封锁边境,张震只能在广州远程学习,直到约2年半才到大马学习。

“选择来马,可以说非常适应,语言不是问题,华语、粤语、英文(都能沟通),对自身发展有利。”

因为想了解护理知识,学会照顾自己和病人,促使他报读护理课程,且他的家人很鼓励与支持他的决定。

“当时浏览招生网站,觉得课程挺有趣,有系统地学习,每个(人体)系统都有专业师资和对应老师教学,主要是专业和师资吸引我。”

基于张震日后打算回到中国发展,课程和专业认可是他作为留学生需考虑事项之一,所以他提醒有意回到祖国发展的留学生,在选课程和院校时需稍加留意。

王小微说每个护理人员最想看见病人脸上挂上的笑容。得知有机会获得奖学金深造,王小微选择报读护理课程。

王小微:想看到病人的笑容

对于王小微来说,每个护理人员最想看见的,无非是病人康复出院,或是脸上挂上的笑容。

众所周知,医学课程学费高,王小微和一些学生一样,中学毕业后想成为医生,但顾及未来医生就业发展充满不确定性,也不想对家人造成太大经济负担,她选择另一项专业。

在得知护理课程可以实现造福病人的理想,又有机会获得奖学金深造,无需担忧学费地学习,王小微在家人支持下,选择报读护理课程。

她说:“我从以前喜欢生物科,可认识人体结构等,(念护理课程)无需担忧学费和经济负担,顺其自然地报读这课程,觉得自己和护理冥冥中有着缘分。

“病人表达谢谢我们照料,或他们能康复出院、看见他们的笑容,我很感恩。

“最希望的,也是每个护理人员所愿,是看见病人康复离开医院。”

获得父母大力支持,王小微发奋努力,一直勤奋学习,希望在课业和考试表现亮眼,不辜负家人期许,并积极学习更多技能,考取更多实用文凭和参与志愿活动,造福社会。

时代变化不断 医护也需跟进

变化是世上永恒的不变,在护理和医疗领域科技与发展不断进步下,护理人员可不断精进自己,掌握新知识和技能,进而更好地照料病患。

无论从事任何工作,热忱都是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以推动自己和行业持续前进。

现在正值第4学年的刘国安,如今仍保持初心,对护理保持好奇心。

“4年内学习很多,直到现在还是觉得有趣,可以不断学习新事物。”

护理课程传授学生专业护理知识,让学生谨记卫生至上,在照顾患者之际,也要做好防护措施,保护自己。

他认为,学习是漫长的路,若与过去的自己对比,最大差别在于此刻的他已掌握专业护理学问,懂得如何正确照顾病患。

“我一直觉得(课程内容)有趣,不断推动我持续学习,你会很想知道为什么,想深入学习。”

此外毕业生出路广,并非只能成为护理人员那么单一。

透过模拟病房学习临床护理实际操作,比如为病人吊点滴或输液时要记录留置针头日期,以避免感染。

课程主任刘秀芬说,毕业生除了可参加大马护理委员会(Nursing Board Malaysia)考试,考取注册执业执照,还可往更多领域发展。

“毕业后可以在药剂行任职、担任医疗产品销售员、在月子中心服务、社区、工业、在保险公司就职,或医生私人助理等等。

学生协调能力都很出色,在各领域都能找到就职机会;吸取大约3年临床护理经验,可以再进修,投身教育界或学术界教导学生,或成为研究员,专研护理课题,也可开公司以培训护理人员,或在工作坊授课传授护理和急救知识等,课程所学都会受用,无论在就业或人生生涯中都要不断自我增值。”

护理系学生在课程中学习照料患者日常,图为学生示范协助行动不便病人下床走动。

即使负担沉重 仍然微笑前行

面对护理人员短缺,职场难免处于高压状态,但学生从前辈身上学会敬业乐业,适当应变,而非怨天尤人。

学生每个学期学会理论知识后都须实习,确保学以致用,而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吸取经验,也看见前辈在护理界专业精神。

张震分享,他在实习时遇到友善前辈,即执业倾囊相授,再加上导师教导,对他迈向专业之路有帮助。

护理人员做好标准作业程序,医疗垃圾必须妥善处理。

刘国安则在实习期间感受护理人员体现高情商和共情能力,比如执勤时偶有碰到病人出现负面情绪等类似情况时,前辈保持专业精神。

“我觉得(怎样应对工作压力)是个人心态,面对工作压力或病人负面情绪时,可以和同事倾诉,大家互相照顾扶持,因为大家能理解对方。”

尽管护理界人手不足,工作负担重,但学生仍保持乐观,不轻易言弃。

刘国安说:“在执勤时没有足够时间休息,要照顾病人很多,我们保持正面思维,不会因为担心工作累就放弃事业或转行,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加入,分担工作。”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护士

拉曼大学

学习现场

护理系

相关文章

看好文:学习现场|卡带岁月音质重生 清晰校歌声声入心

看好文:学习现场|他曾陷入心灵低谷 用音乐为他人作指路明灯

缅甸8.2级地震|云南瑞丽医院摇晃 2护士抱紧宝宝抓紧婴儿车

优大设“郑鸿标工商与金融学院” 纪念郑老育人育才精神

看好文:学习现场|PPE是什么?为何多国领导都学这科?

“胯下放鞭炮”祭改 护士烧伤 惨流产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