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吉隆坡Desa Sri Hartamas的小商圈里,有一家有趣的小店Bistro Fiore,是Sakashita桑和太太一起经营的日式洋食小餐馆,Fiore在意大利文中是花的意思。
二战前,日文中的洋食,指的是经由日本改良过的西餐,在当时被视为高级的贵族菜。二战后,因为食材的普级,洋食渐渐成为庶民食堂的美食,反观传统和食则走向了讲究烹调和技艺的精致高级料理。我们平时吃到的日式咖哩饭、可乐饼、日式炸猪排、和风意大利面或者蛋包饭,其实都是经过日本人的巧思改良后,符合他们日常口味的日式洋食。


走闯上海,定居大马
“我曾经是个平面设计师,我喜欢煮,后来就到烤肉店去学艺。”Sakashita桑有点艺术家的随性。
1998年,离开上海东方明珠已经落成4年,当时的浦东区还是一片农田,但依然有着许多新的阿宝前进上海打拼,前仆后继为的就是参与一场繁花盛开。Sakashita桑和太太也一样,离乡背井到上海来闯天下,他们连着开了两家餐馆,尔后除了探亲,再也没有想过回去日本定居。“那一年我25岁。”Sakashita桑的中文,像是一尾怎么也离不了故乡水的鱼,溜着游着还是拖着日文的尾音,他的中文用词不多却精准。
2009年,他和太太到马来西亚旅行,深深爱上这里的自然山水;2011年8月,两人商量着在吉隆坡又开一家店,那就是Bistro Fiore。一开始夫妻俩还上海和吉隆坡两地跑,没多久就把上海的两家店收了,正式移居落户吉隆坡。
“比起上海,在这里开餐馆好多了。(十多年前)在上海开店很困难,有吃霸王餐的,有客人把(日本带去的)餐具顺手带走,有故意找麻烦欺负人的,还有喝酒打人的。”Sakashita桑两次被酒醉闹事的奥客打伤,当时还是权贵横行的时代,连公安都帮不上忙。
相较下,马来西亚的客人可爱多了,在这里开店可以说是无比顺利,直到2020年碰上世纪大疫情,才让Sakashita桑第一次觉得面临困境。
“一开始,我们接待的都是日本客人,后来他们都回去了,本地客才慢慢变多。”十多年前,客居吉隆坡工作的日本人高达2万人,但近年已经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许多韩国人和中国人。


日华洋混搭,只卖心头爱
Sakashita桑的店有一点叫人纳闷,取了个意大利名,走的应该就是日式意大利洋食路线吧?
但在Bistro Fiore左看右看,它和意大利小酒馆风格半点沾不上边,也像日式居酒屋。问Sakashita桑是怎么决定店里的餐单,毕竟五分日式三分洋食两分中华的混血,叫人搞不清楚它究竟是什么定位。比如我们吃过:简单好吃的炒虾仁配香蒜片,有点像中华料理;花蟹番茄奶油酱意大利面肯定是洋食;还有难以定位的特色煨牛腱和卤猪脚。
这里不卖寿司,却偶尔又有刺身。“我的菜单,全都是我喜欢吃的。”Sakashita桑嘿嘿笑,想也不想,一句话就解了大家的疑惑,十分艺术家的路线,不需要归类。“本来我想做意大利料理店,但越做就越不像。”Sakashita桑自己先认了怂,然后又自顾自地笑了。
“第一次来我的店,我会推荐试我的煨牛腱、唐扬炸鸡、柠檬奶油芥末炖鸡,还有拿坡里意大利面。”Sakashita桑最自豪的煨牛腱,先将牛腱烫去血水,加姜、大葱、蒜、西芹、胡萝卜、中国大蒜,调味有日式酱油和醋,慢火煨最少6小时,“这道菜太麻烦,功夫时间要很多,是我自己的食谱。很多人没有时间做,但我有的是时间。我住得很靠近,有时间可以慢慢做,我喜欢做。”
Sakashita桑推荐的,都是他日常最喜欢吃的,其中有三道以特色酱汁取胜,“炸鸡我用鲜鸡,不用冷冻鸡。腌制的调味也不一样,不用炸鸡粉。也会将不够好的部分先切掉。”柠檬奶油芥末炖鸡和拿坡里意大利面,也是他自己的秘制调味,“什么秘方?不可以说。只能说用不一样的牛奶。”


热爱“大自然”的老饕
Sakashita桑不但将自己爱吃的菜色都放在店里,他自己在本地也经常到处觅食,近一点的会去甲洞、云顶;远一点则会去怡保和槟城,连督亚冷那么偏僻的淡水大头虾,他都吃了。
最叫人猜不到的是,Sakashita桑居然喜欢最本地的虾米炒生肠,“很好吃涅!”说到美食,Sakashita桑两眼放光,“还有拂拉古!”语毕,大家都蒙了,拂拉古是什么啊?
看我们所有人如坠五里雾,Sakashita桑只好模仿扮了起来“啯…啯…啯的那种。”哦,是牛蛙,“清蒸好好吃!还有,梧桐再也的lu…肉(鹿肉)也真的好吃啊!”句子的尾音有着深深的赞叹,好一位热爱“大自然”的老饕啊!
那么,平日这位老饕厨师又会上哪儿采购食材呢?“甲洞马鲁里、TTDI菜市场、士拉央(批发市场)我都会去。”
那店里偶尔会出现的日式刺身呢?“那些我就会特别从日本进口。”为何不多卖一些刺身?“诶诶,我是意大利餐馆嘛!”Sakashita桑故意调皮的回答,大家也被他逗乐,陪着一同大笑。
吃过Bistro Fiore当季限量供应刺身的客人,都不会忘记它们的分量之多和美味,Sakashita桑一般都只挑5月和11月从日本进口的渔获做刺身,只卖他认为当令最美味的两三种鱼。




是日精选,神秘料理
到Bistro Fiore的客人分三种,一般客人只会点餐牌上的食物,稍懂门道的客人就会先看店内小黑板上的“是日精选”,再决定今天要吃什么。小黑板的菜色两三天就会换一次;每两个星期就会有一些新的创意菜式。还有一种老铁粉,不等坐下就直接问老板,今天有没有神秘好料?
Sakashita桑还有一个嗜好,遇上休假日,可以一天来回开8小时车,专程到东海岸北根出海钓鱼。钓回来的渔获,自然也会变成隔天店里的“是日精选”。
Sakashita桑还有一道拿手神秘料理,那是餐单上从来都找不到的神奇拉面,吃过的人都觉得它简简单单不花俏,却又特别难忘。“那碗拉面,要遇上有煮牛腱或猪脚的高汤,才能做,每次只有2碗,能不能吃到,要靠运气。”懂得的人都会问老板,今天有没有神秘料理?幸运的话,就会遇上神奇拉面。
有Sakashita桑在的Bistro Fiore,多半充满惊喜;一旦少了他,总觉得味道不一样。2022年11月,Sakashita桑从店里消失了很长一段时间。“那是个Deepavali假期,我和家人朋友去度假,晚上大家放烟花庆祝时,手被炸伤了。”他扼要简洁地形容了那个悚目惊心的事发瞬间,在这里实在不忍转述。
如今,Sakashita桑缺了一根手指的左手,长期带着手套。“当时很伤心,就会想,万一不能做菜了怎么办?我太太都吓坏了。”疗伤期间,店里就靠太太和员工撑着,还有客人因为食物味道不到位而退货。但Sakashita桑很快就振作起来,努力复健,数个月后终于重返岗位,“当然,现在做菜是比较慢了……”Sakashita桑有点慨叹,话还没说完,大家立马帮他接上话,“但你有的是时间。”
“对对对,”原本低下去的Sakashita桑一下提了起来,再次爽朗地笑了,“我有的是时间。”
只要喜欢,就有的是时间。



餐厅:Bistro Fiore
厨师:Sakashita(Nagasaki长崎人)
文/图:林明志、李红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