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报导:陈欣慧
拍摄:杨詠惠、受访者提供
父亲节| 好爸长这样!| 黄一飞用生命悍卫女儿幸福 爱女大赞老爸啥都行!
大马本地艺人黄一飞的自创曲《一百万》琅琅上口,唱出市井小民的梦想。对这位“好爸”来说,「100万」真正的意义是“心灵的富有”!

黄一飞说,他人生的其中一个“100万”是爱妻郑美心(小喵)。43岁时,人生另一个“100万”——女儿黄子晏(小米)呱呱坠地,开启他的“爸爸”新角色。
“有了这幸福的“200万”,我已经拥有了心灵的富足,有动力去创造更多“100万”,即她们两母女的快乐和健康,能让她们以我为傲,便是我生命里用之不尽的“100万”。

心肝宝贝出生 当爸后更会表达爱?
回想起初为人父之时,第一眼看到宝贝女儿小米,黄一飞一忍不住感叹:太可爱了!
“我感觉生命很奇妙,一个小生命会叫我“爸爸”,她就是我的女儿、是我的心肝。”

其实在当爸前,黄一飞未曾体会过这句“心肝”,原来可以打从内心有感而发,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
“在我家,长辈不会喊孩子“心肝”。以前见到岳母这样喊太太,我虽然觉得温馨,但同时又感到肉麻。”
没料到自己当爸后,发自内心的父爱,让他第一眼见到小米,就不由自主地叫她“心肝宝贝”。

“爸爸”对黄一飞来说是一份责任,除了给予爱与呵护,最重要是确保女儿快乐健康地长大,曾经的生活步伐也随着小米的到来,迈入全新阶段。
“以前我习惯在夜深人静时创作、不然就是忙于社交,找朋友聊天喝茶。小米出生后,连带我们的起居作息也变得规律起来。”
从小米念幼儿园到升中学,他同步与小米早睡早起,亲自准备爱心三餐,这份“陪伴”是他尽父亲一责的方式。
小喵也认证黄一飞的带娃实力,让她当妈不用愁。小米出世前,黄一飞早为当爸做准备,先是化身24孝老公,亲自打果汁、烹调有机食物、煮豆浆等,还不忘上“奶爸”课,学习帮婴儿洗澡、喂奶、急救等育婴知识。
“小米出生后,他又变成“陪月婆”!除了不是他把孩子生下来,其他方面他比我更称职,说是父兼母职也不为过。”
在黄一飞的观念里,爱孩子不是单用说的就行,而是要付诸行动。
“真正陪伴家人,一定要人在、心在。她需要我们时,我们一定随时随地在她身边。”

老爸的多重魅力
滿分100分,这个老爸值几分?小米爽快打出200分高分!

小米从小跟着明星爸妈参与演出和做义工,一家三口的兴趣爱好几乎一致。她在耳濡目染下,画画、音乐、武术、舞蹈等样样精通,成长为亭亭玉立的才女。

“明星爸妈”再忙碌,也不错过女儿的每场表演,就连小学的讲故事比赛也未曾缺席。只要小米在台上,明星老爸就会变身忠实观众,口口声声说女儿是他最满意的“作品”。

平日黄一飞只要吉他上手哼起歌,母女自会默契合奏及合唱;他在画室作画,女儿则在旁创作。这些与音乐和艺术共处的瞬间,都是他们一家的美好日常。

“爸爸作为艺人,在台上幽默风趣,唱歌演戏样样做到最好,这是他的魅力。回到家的他,常常边听经典名著解说边作画,私下是个文艺温雅、细腻内敛的人。”

小米对爸爸的生活习性了如指掌,爸爸的爱和付出,她自然也看在眼里,感受在心里。
“从我出生起,爸爸就拿着录影机录下我的生活点滴,现在看回片段还能听到他在镜头外欣赏和赞美的语气,令我很感动。”

与其说小米在镜头下长大,不如更准确地说,小米是在爸爸关爱的注视下,一步步成长。
18岁的小米在去年远赴台湾升学,是她出生以来第一次离家这么远,对黄一飞来说,这是远距离考验,也让他更加珍惜与女儿相处的时光。
不舍女儿如失恋 学习习惯远距离
送小米到台湾留学,对亲密无间的这家人来说,无疑是个“放手”的决定。
小米在台湾南华大学就读生死学,这是一门以「人本关怀与生命服务」为首要理念的科系。之所以做这个选择,是因为她知道父母总有一天将离去,届时身为独生女,自己需懂得如何做好这门「功课」。
小喵分享,女儿从小嗲爸妈,两夫妻出国表演时,女儿睹物思人,要睡黄一飞的枕头、又要拿小喵的照片和缝制的娃娃。时光飞迁,换成两老送爱女出国留学,让他们感触良多。
小米前往台湾报到时,黄一飞因工作无法同行,仅由小喵陪同女儿。一家三口平时形影不离,当时不舍女儿的黄一飞唯有投入工作,让自己忙碌起来。
“(这件事)让小喵来处理会更好,因为我比她更脆弱。”

“去见女儿时很开心,不过回去时,我们父女俩故作坚强,强颜欢笑地道别,那种感觉就像情人离开我一样!”
小喵分享,有次黄一飞因低血糖入院,就算前一晚吐到不行,隔天却可以生龙活虎地上飞机到台湾替小米补庆生日,可见黄一飞非常信守和女儿的约定。

当爸给了黄一飞许多灵感,他为女儿写过多首歌曲,如:《我是你的爸爸》、《爸爸爱娃娃》、《我要你》等。
有其父必有其女,两父女都擅长通过“创作”,诉说对彼此的情感。
黄一飞分享,有回小米在台湾时见景起诗,写了一首表达思念的诗,令他收到时感动流泪,也欣慰女儿擅于读懂及表达内心的情绪。

小米坦言,初次走出舒适圈,她起初感到兴奋雀跃,直到在台的生活安定后,便渐渐开始想家。
“在家只要一睡醒,爸爸已经做好温热的早餐,现在则随意买个饭团就去上课了。当爸妈不在身边,很多事情需要独自面对,那时就会特别想念他们。”
感情丰富的她,试过忙完课外活动回宿舍时,被夜色触动想家而流泪。每次一想家,她会拨电回家,和爸妈聊天到睡着。
虽然难分难舍,但黄一飞从未后悔送小米到台湾念书。
“我觉得这是对的决定,她应该要出去走一走,这是生命必经的阶段,要让她去尝试及享受大学时光。”
对他来说,适当的“放手”也是爱女儿的方式,让她有更大的空间去自我实现。即使无法和女儿日日相见,但父女俩都在彼此的心间。
老爸教会我的事
常见的传统亚洲父女关系,都是爱在心口难开,情感表达相对保守和内敛。然而父女间看似难以启齿的少女情怀,小米反而能对爸爸坦率自如,她说,爸爸真的懂她。
“当我向爸爸倾诉心事,他会拥抱我,也会分享他的感受和心痛。很多人都在寻觅无条件及一辈子爱“我”的人,对我来说这个人是爸爸,他让我看到了真正的爱,也让我知道我一直在被爱着。”
小喵认为,黄一飞作为爸爸,是女儿内心的量尺,让女儿懂得衡量两性关系里的价值观,懂得如何爱人及被爱。

“他让小米懂得看到自己的优势,怎么在学习中取乐,以快乐为主,享受过程。”
她笑说,在黄一飞扮演“父亲”、“丈夫”和“儿子”的竞争上,她自愿认输退让,毕竟黄一飞作为一个好儿子和好爸爸,自然不会亏待老婆。

黄一飞支持小米学习各种才艺,但不强迫她必须学精或去考试。小米说,这种无压力,快乐学习的方式,造就她更懂得抒发负面情绪,更容易快乐。
黄一飞指出,让小米学乐器是为了自娱自乐,见到女儿领悟对音乐的热爱,快乐地自弹自唱,就是他所盼望的成果。
他希望,不管有没有别人的爱,小米都能够做到“自己爱自己”。
“你要永远像爸爸一样,做个没烦恼,快乐欢喜的人。”
小米感谢爸爸成为她的骄傲及榜样,她盼望,未来的自己,也能同样成为爸爸的骄傲。
“那时就不再是“黄一飞的女儿”,而是“黄子晏的爸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