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工作时间上做了些许调整,又回到近乎朝九晚五的时段,果不其然地上下班时总会碰上通勤高峰期。
曾告知妻子自己有人群密集恐惧症,可要说是病状,却也没任何生理、心理抑或行为上的症状。也就只是感觉特别累而已。每当从高处搭着手扶梯往下俯视,黑压压密密麻麻的人群就令人感到沮丧。人山人海可意外地没什么吵杂声,四周环绕的是那站内通报、地铁与轨道的交碰声、或是抵站离站时闸门的提示音。不静也不吵,甚至有些规律,每每都能听见自己内心里那不轻不重的叹气。
没有直通巴士的往昔岁月,身为游子怎么会没经历过来往新柔长堤的日子。哪有人烟稀少的时候可言,就一路在人海里随波逐流,被人潮拱着一站往着一站流去,宛如置身流水线上的输送带,没多少选择可言。通勤的路径无非如此,在千篇一律的必经之路上除了无可奈何,也不会有多少情绪变化。
也像那些堵在车龙里的驾驶者,一辆辆偶尔行驶几米,绝大多数原地踏步的载具。或许时不时就有一些不清楚状况的同路人,狂按喇叭仿佛如此催促就能摆脱停滞不前的窘境。更像是心里头无处逃窜的郁闷需要一个出口,宣泄出来的不满与努力,或许会让自己免去如高压锅爆得崩坏瓦解的结局。但终究也是损人不利己,徒增噪音的无畏之举而已。
此间,音乐、书本、手机纷纷以不同救世主的姿态施展救赎之救恩。各种公共交通工具里不乏低头埋入手机世界的人们,偶尔会出现那么几位手捧实体书抑或电子读书器的读者们。都说现代人普遍都不阅读书籍了,那一个个人满为患、空间有限的场景或许就是最好的诠释。任凭多么热爱阅读者,也只能在腾出空间后才有能力去打开一本书,就如在一视同仁的一日二十四小时里,只要是热情还在,终究会腾出时间去做喜爱之事的。
时代让有线耳机解开了有形的束缚,普遍成了无线耳机的天下。音乐依旧是生活里的最佳调剂,大多行驶者都不会在音乐缺席的情况下开车,而绝大多数戴上耳机者无非是想构建起一个能让自己舒压的自我领域。通勤者日复一日,也莫过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