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村客家妹年轻时热爱时尚,学习缝纫,给自己缝衣裳。嫁人生子后,收起裁缝机,为家庭忙碌了半辈子,终于把孩子养大。女儿鼓励妈妈重拾缝纫,合力为母打造个人品牌,母女档参加文创巿集摆摊,以手作潮服装扮他人。母亲从创作中获得的快乐,也传递给了女儿。

在平民市集摆摊的大多是年轻人,而今年62岁的黄彩琴是全场年纪最大的手工艺人。她的个人品牌Khim Wong.Co中的“Khim”正是她的名字。黄彩琴亲自设计并裁缝所有服装,风格简约舒适且带有潮流元素,深受文艺青年喜爱。
“这些衣服每件都是限量版。从选布、设计、裁剪到缝制,全都是母亲的手艺。目前以女装为主,接下来会推出男装系列。”黄彩琴的女儿李凤娟(Kin)是摊位小助理,她是五个孩子中的老三,职业是插画师。每当母亲周末参加市集时,Kin都会帮忙摆摊,是母亲品牌背后重要的推动力。Kin这样介绍道:“Khim Wong.Co是由母亲原创设计并手工制作的服装品牌。母亲做了一辈子家庭主妇,现在我们都长大了,希望她能够为自己的兴趣和热情而活。为了让更多人看到母亲的作品,我们鼓励她出来摆摊,从而找到价值感和满足感。”五个各自工作的兄弟姐妹共同合作,轮流经营由母亲的兴趣和天赋发展起来的“家庭事业”。他们的分工如下:母亲负责服装设计和裁缝,姐姐和妹妹担任模特儿,Kin负责品牌和平面设计,哥哥负责摄影,妹妹负责视频剪辑,弟弟和女友则负责营造氛围。

孩子们鼓励母亲创业,起因是她在行动管制令(MCO)期间生了一场病,手术后孩子们担心她操劳,不让她继续帮人照顾婴儿。闷在家里无事可做时,她变身为“MCO厨神”,每天在家研究食谱下厨,孩子们被妈妈的美食喂得受不了,便让她找别的事情消磨时间。
“其实我年轻时喜欢为自己做衣服,也接单为别人定制衣服。结婚后忙于照顾家庭,缝纫机都送人了。”黄彩琴的手艺荒废多年,女儿觉得很可惜,立刻带她去买了缝纫机,并到茨厂街买布料。“二十多年没缝纫,才发现布料变得很贵。以前一米五令吉,现在至少要十令吉,真是吓到我了。”
琴姐重新开始裁布缝衣,起初由女儿Kin提供设计意见,并根据她的经验裁剪。缝好后女儿试穿,指出哪里不合适,再拆掉重缝。经过不断练习,黄彩琴逐渐找回了感觉。她制作的第一批女装都是给女儿和自己穿,获得好评后信心大增。女儿帮她开设了Instagram账户,并报名参加文创市集摆摊,渐渐开始被人们认识。大家知道她六十岁才开始创业做手工艺后,都赞叹这个安娣的勇气和才华。

“女儿叫我做的款式是我以前从未做过的,只能靠自己摸索,但越具有挑战性,越觉得有趣!”两年来,她已经缝制了近千件衣服,手工比最初更加精细。她根据顾客反馈不断改进,加入自己的巧思。作品被人欣赏带来的快乐,远胜于赚到钱。

爽朗性格渡过难关
黄彩琴出生于1962年,在安邦新村长大。年轻时高挑纤瘦,皮肤白皙,打扮新潮,性格爽朗。“因为上围丰满,踩着三寸高跟鞋走路时,总有男生故意起哄说地震了,气得我追着他们骂。”那个年代,几乎每个家庭的女子都会缝纫。她在“三姐妹”那儿学缝制女装,学费一个月20令吉。后来她在茨厂街学习更高级的裁剪,学费几百令吉。中学毕业后,她在家缝衣服,参考日本时装杂志为自己和顾客量身定制服装,还收学生教缝纫。


22岁时,她认识了做生意的丈夫,两人拍拖4年后结婚,婚后生下二男三女。作为家庭主妇,她照顾孩子和长期卧床的公公,生活忙碌无暇再缝衣,最后一次缝的是怀小女儿时的孕妇装。命运多舛,2012年丈夫生意失败,不久后中风去世,那年她50岁,五个孩子都在上小学和中学。马死落地行,她从未做过工,靠帮人带小孩赚钱。


在最艰难的日子里,她咬紧牙关,从不在孩子面前掉泪,每天都嘻嘻哈哈。“我逼自己要在孩子面前坚强,用行动告诉他们,问题总有办法解决。生命中的难关是挑战,克服了你就赢了。”她劝自己忍耐,明天会过去,好日子终会来。Kin记忆中的妈妈总是乐观开朗,跟孩子们像朋友一样有说有笑,有时还故意扮鬼吓他们。哥哥姐姐们高中毕业后就出去打工赚钱,大的照顾小的,一家人就这样挺了过来。如今五个兄弟姐妹都已出社会工作,妈妈肩上的重担终于可以放下。

曾经衣食无忧,住大屋驾名车,一夜之间失去财富,搬离大屋租住小屋,丈夫去世后独自抚养孩子,黄彩琴却从不埋怨命运。“无需留恋过去,也不需埋怨,应该庆幸曾经拥有过。”
如今苦尽甘来,重拾兴趣,与儿女们一起创业,她整个人焕发光彩。“我也没想到会有这一天。”两年前,她接受电视节目采访后,有一晚梦见已故多年的父母,生前总是严肃的父亲对她说:“你很棒,换作是我,可能克服不了这些人生磨难。”她不常向孩子说教,只是希望用行动告诉他们:“人生不会一路顺遂的,肯定会遇到挫折,不要逃避,面对问题一定能解决。”


母女同行感谢有你在
父亲生意失败时,Kin念着高中,家庭遭遇巨变,她也无心应考。然而,受母亲开朗豁达个性影响,她没有怨天尤人,中学毕业后就出去打工,做过书店员工等工作。遗传了双亲的创意基因,她从小喜欢涂涂画画,但因为家境问题没有机会读美术学院。机缘巧合下,她进入本地一家漫画社工作。工作之余,她以alienkinkin之名在Instagram上发布插画,风格独特,偏向暗黑系。2023年,她参加fibdchallenge比赛获奖,并带着母亲前往巴黎的法国安古兰漫画节领奖。过去家境不错时,丈夫每年都会带黄彩琴出国旅行,没想到多年之后再次去欧洲,是陪女儿到法国领奖,这让黄彩琴感到高兴和骄傲。她从不逼孩子读书,也不要求他们有多高的成就,只希望他们听话。庆幸五个孩子都很乖巧和自立,让她不必操心。


“只要妈妈开心就好。”Kin说。她很开心看到妈妈越来越有活力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去创造自己的价值。Kin和妈妈、妹妹一起经营Khim Wong .Co,需要配合和沟通,大家互相讨论彼此的想法,但最终以妈妈为主导。相比之下,她的插画创作则不需顾虑这么多,“用旅行来比喻的话,Khim Wong.Co 就像亲子游,自己的插画事业就是自由行。”作为创作者,设计得到欣赏便是最大的回馈。Khim Wong Co的故事被媒体报导后,常收到陌生人的私讯,表示喜爱母亲的设计,女儿笑称妈妈在香港也有粉丝,逗得她乐开怀。

至于未来谁来继承母亲衣砵,Kin计划买一台缝纫机,从缝直线开始学。在国际品牌连锁服装店打工的妹妹比她好些,已经学会改衣。黄彩琴倒是没想太远,享受着缝衣和摆摊的乐趣,在市集上认识新朋友,和年轻人打成一片,聊天说笑,开心地度过每一天。
Kin不记得小时候穿过妈妈缝制的衣服,因为妈妈觉得童装买比自己做更便宜。不过,她喜欢为孩子配搭穿着,当孩子们长大后就不再插手,由他们自己作主。现在,女儿们反而成了她的模特儿,新衣一做好就由她们试穿,天天有新衣穿。当被人赞美衣服好看,打听何处买时,她会回答说是独一无二的妈妈亲手做的,别人的惊讶反应让她内心暗自开心和骄傲。



更多精彩内容,请看:
主题故事|光影中的三代父子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