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廖春华(55岁)
儿子: 廖国龙(28岁)和廖国文(27岁)
商号:文德甲合昌栈
爸爸金句:凡事留三分,日后好相见;多一位朋友,好过多一位敌人
儿子的话:谢谢您和妈咪含辛茹苦带大我们,现在我们都长大了,你可做自己最想要做的事,完成未完成的梦,有时间就和妈咪去旅行,我们爱你!
替父亲打理生意,才知道父亲养家糊口不容易!
现实中,相信大部分“打工仔”都不怎喜欢自己的上司或老板,但对于来自文德甲的廖国龙(28岁)和廖国文(27岁)两兄弟而言,父亲廖春华(55岁)也是老板的双重身分,并不影响父子的相处模式,反而从职场上的磨合增加融洽的互动,同时在学习打理父亲生意的过程中,充分了解和体验到父亲的不容易。






尽管许多年轻人毕业后倾向大城市生活,但对兄弟俩而言,他们都愿意留在文德甲小城镇,接手父亲的生意。
弟弟廖国文,小时候就喜欢去父亲的店“帮头帮尾”,看着父亲做生意,不知不觉也喜欢上这门行业围,毕业后就毅然向父亲“应聘”当员工。
哥哥廖国龙则是毕业后,在吉隆坡会计楼从事稽查事务,2022年初于父亲突然被验出心瓣有问题,需要休养一段时间,因此决定回乡与弟弟一起打理父亲的生意。
两兄弟接受本报专访时说,父亲在职场上,是别人眼中的严肃老板,但放工回到家,就会展现风趣幽默的一面,很多时候家人聚在一起,都是父亲主动打开话题,让大家开心畅聊。
对于接手家族生意,普遍上会被标签为“太子爷”,但两兄弟笑言,尽管父亲是老板,但父亲对他们并没有特别优待,反而对其他员工一样,一视同仁,他会要求每名员工,都要做好自己的岗位和本分。

职场磨擦 在所难免
廖国龙和廖国文坦言,尽管父子情再好,职场共事,发生摩擦或意见不合在所难免,但父亲绝不记仇,过了一会儿就消气没事。
“只要暂时不提那件事,等大家都心平气和后,就会坐下好好谈,我们相信凡事有解决的方法,不会构成父子间有‘隔夜仇’。”
另外,他们说,自从父亲病好后,除了与一些供应商订货,以及处理银行事务之外,行政方面已放手让他们管理。
“现在若有外界人士联络父亲,向公司订货,他都会直接把我们的联络号码交给对方,由我们接洽。”
谈及与父亲共事的特别事,他们不约而同分享去年一辆轿车司机因误踩油门,直接撞坏店门的惊险经历。
“当时我们及时闪避,没有受伤,爸妈当时都非常紧张。”
“还有就是猴子入店偷零食,我们一起驱赶的有趣画面历历在目。”

提醒以礼待客 珍惜机会
廖国龙和廖国文说,自从两人接手父亲的生意,表现稳定,基本上父亲都蛮空闲,如果有朋友来店里找他时,父亲经常会与他们出去喝茶聊天。
“偶尔,父亲也会与孩子出外旅游,逐步进入退休生活。”
他们说,其实老板是父亲,反而让他们更理解父亲养家不易,不能只顾自己,需要考量很多事情,从水电琐碎小事到存库、执照等大事,都要细心处理。
“我们也体会父亲从一间小型杂货店,扩展到批发小厂,是多么艰难的事。”
“尽管做生意是利益为先,但父亲经常提醒我们,别忘了自己曾经什么都不是时,给我们机会的贵人;父亲也教育我们要礼貌感谢每位顾客,毕竟不是每位顾客都一定要来帮衬 。”
他们希望父亲健康快乐过每一天,也趁着父亲节的到来,表达“父亲养育我们长大,我们将陪伴父亲到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