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毕业旅行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
“书中只有黄金屋”寓意在书中寻找到知识,但我们也知道书本里的知识是无法“映化”,只能够去亲身体会才会理解更深。
过去有句话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最早出自于明.董其昌《画决》,形容读书多,社会阅历丰富,过去社会认为读书就是在社会的体悟感更高,可现代人会觉得“读死书”,不能够只是仰赖冷冰冰的书本。





后来,不知道什么时候有人将原词改成“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也接着“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不如自己去悟”,这句话又回归到“自己去悟”,从读书到自己去悟,欸不就是说“读了,再去体悟”这不就是所谓考习团的用意吗?
一问三不知
肯定,现在的研学不再和我们以前的那些吃吃喝喝的毕业旅行一样,并不是去到一个旅游景点,看那个我们在课本上看到的东西,然后就拍几张照片,等于打卡表示“我到了”。
以前说要去更远的地方旅行,即便是亚航的标语“现在人人都能飞”都好,不见得航飞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可现在在多种选择之下,机票是非常易得的事情,若真的是要低头族时代的孩子真正体验手机外的现实,旅游真的是一个好的方式。
很多家长愿意花钱到国外旅游,口说“开拓视野”,但是孩子们在旅行期间,看到好奇事务询问长辈,长辈的一句“不知道/自己上网找”和开通国际漫游,让孩子安静的上网玩游戏、看抖音短片,我想这应该不是开拓视野,只是换一个环境继续原本的生活。
同样的,如果这样的毕业旅行,被带到可以研学的地方,但是内容教导却不妥,带团的随便带,结果随团旅行也不懂到底看了、听了、学了些什么,也是浪费时间。
教育部插手
毕业旅行这些事,不是老师自己本身就可以充当旅行社去做。我刚从泰国回来,朋友为了五天四夜挖破了脑袋;我曾经自荐安排行程,做得一塌糊涂,这些事情当然还是让旅行社安排。
然而,这些所谓的远程/跨国/国际旅行的旅费着实昂贵,无庸置疑,更何况是委托旅行社的服务,更断定了旅费会增加,那对于不愿意或是不能承担的大可不去,而且学校不能强逼,要是学校逼迫的话,就请校方支付部份或是学生的全额费用——这也是不可能的事。
对于网络上流传所谓的“嗜血校长”,刻意安排旅行团然后中饱私囊,若真实那就必须要请教育部插手,家教协会可以直接联系教育局或是相关单位举报;那如果校方并没有犯错,就是无赖在诬赖。
毕业旅行可行,远程旅游也无妨,只要安排妥当,不强逼,我觉得可行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