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山1日讯)非法集团伪造印有联合国难民署标志的若开邦人卡(Kad Arakan)给没有工作证的同乡,遭柔佛州移民局登门突击,逮捕5名包括集团首脑的男女。
在行动中,执法人员起获两本缅甸护照,12张印有难民署标志的若开邦卡,多张难民证申请表和现金1万5855令吉。
柔佛州移民局主任拿督莫哈末鲁斯迪今日召开记者会时指出,执法人员观察两天后,于6月26日上午11时,前往居銮一间双层店屋展开“陷阱行动”。

他说,非法集团看准一些有旅行证件问题的缅甸若开邦人(Etnik Arakan),因此开价5000令吉费用,作为申请若开邦卡,以便可以留在大马工作。
他指出,落网4名男子和1名妇女年龄介于26岁至49岁,其中一名男子相信是该集团的“代理人”。
他说,此犯罪集团已经活跃5至6年,由于以若开邦人为客群目标,因此没有引起其他人的注意。
“当局不能判定这个证件卡是不是假的,但确定的是这张卡不受我国承认,当局将会联络联合国难民署,以确认若开邦证件上的难民署标志。”
他说,行动中,执法员发现3名年龄介于35岁至49岁的缅甸男子被关押,相信他们没找到工作因此被禁止外出;住所钥匙只有集团首脑或集团代理才持有。
莫哈末鲁斯迪指出,当局引1959/63年移民法令第6(1)(c)条文,以及2007年反贩卖人口和反贩运移民法令第26A条文调查此案。
他说,根据国家人口贩卖指南2.0,所有受害者依据2007年反贩卖人口和反贩运移民法令第44条文获救。

捣毁油棕园移民中转站
柔佛州移民局展开另一项取缔行动,捣毁在丰盛港油棕园一个移民中转站,逮捕5名印尼人。
莫哈末鲁斯迪指出,周一凌晨2时20分左右,执法员前往丰盛港的油棕园展开特别行动,逮捕5名年龄介于21岁至49岁的印尼籍男子。
他说,执法员先进行4个小时的监视再展开行动,5人在试图逃入油棕园时被捕,有些人甚至躲在床底下。
“初步调查发现,5名男子被关押在一名农场工人的家中,该房屋被用作走私活动的移民中转站。”
他说,有关非法集团的干案手法是通过柔佛水域的非法路线,将非法移民运送到我国。
他指出,非法集团收取每人3000令吉,及100令吉的转运费后,再安排柔佛州水域的“老鼠道”,把他们送往中转站,等候被运往其他地点。
他说,所有扣留者因触犯1959/63年移民局法第 6(1)(c) 条文,即没有任何有效的大马通行证或许可证。
他说,当中一人相信是油棕园员工,则因抵触在相同法令第55E(允许非法外劳在建筑物内)被执法人员逮捕。
至6月29日捕3504非法移民
莫哈末鲁斯迪说,柔州移民局的行动数据统计显示,截至今年6月29日,该局共进行1438项行动,共逮捕3504名非法移民和147名雇主。
“此外,移民局已实施移民遣返计划,该计划是一项政府举措,旨在为非法移民提供自愿返回国土的机会。
他说,截至今年6月27日的数据,共有8082名非法移民参加上述计划,当局共收获387万1600令吉的罚款。
“数据显示,最多参与者是来自来自印尼籍非法移民,共有5248名;印度人紧随其后,共885人,孟加拉籍837人,巴基斯坦籍则有55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