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主页 > 副刊 > 智创

字游自在

子若

王嘉堃

书画家

文 文 文

字游自在|右手中风至少还有左手 书画家王嘉堃更大胆了!

字游自在|右手中风至少还有左手 书画家王嘉堃更大胆了!
字游自在|右手中风至少还有左手 书画家王嘉堃更大胆了!
字游自在|右手中风至少还有左手 书画家王嘉堃更大胆了!
字游自在|右手中风至少还有左手 书画家王嘉堃更大胆了!
字游自在|右手中风至少还有左手 书画家王嘉堃更大胆了!

如果一场大病是今生注定躲不开的生活狂风暴雨,那就在被风吹雨打得浑身湿透之际,踏踏实实修一门人生的功课,在穿风过雨中实实在在地领悟与醒悟,才不辜负承受艰难、消化沮丧的那个自己。一个靠右手打下艺术事业半壁江山的书画家,王嘉堃在面对右半身中风后重新提笔挥毫,他做了什么、想了什么,又或者写了什么呢?

一年多过去了,王嘉堃指出,仍然未回到从前的状态,如今只能说恢复了七八十巴仙,“右手依然不够灵活,肌肉还是有点僵硬,脚则是无大碍。”但,这一切都无阻于他在自己的天地里继续与笔墨、与歌词度日。

去年三月间的某个星期天,大马书画家王嘉堃与人开会,“在会议上,我突然感觉整个人不舒服,也察觉到不对劲,并发现右脸有些动作做不到,后来需要签名,右手却陷入无力状态。”

“我马上躺下,朋友们见状,随即把我送进医院就医。”经医生诊断后,他证实是血栓性中风导致右半身出事,“在入院第三天后,右手由事发时可移动一点变成完全不能动弹。”

当他得知右手处于完全无力状态时,脑海里也曾闪过一丝慌张、一些沮丧。毕竟,1996年毕业于马来西亚艺术学院,主修水墨画,副修书法篆刻以来,他靠的是右手打下书画半壁江山。

可是,他很快就让自己不作多想,轻轻地说道:“顺其自然吧!如果右手不能写字,那就用左手吧!”当下的他认为,不必把凡事都想得太极端,没了右手至少还有左手。”


住院的日子里,右手在打哈欠和伸懒腰时会自动举起来,这让他才不至于太沮丧;随后因为把左手训练起来,事到如今也习惯了妥妥用左手。一场大病却让右手和左手真的“双剑合璧”。

这样的乐观豁达个性源于自小就接触佛法,他来自古城马六甲,昔日念的是香林小学,“佛学科是正课,每周得上一堂佛学班,也是其中一科考试科目。升中学后,我也参加佛学会。”

在耳濡目染下,早早种下佛法的种子。佛法常说的“放下但不放弃、认真却不执着”是他每次面对生活挑战时都会用上的方法,这一次中风事件中,他恰恰用上了。

躺在医院病床上的十天里,他的作息变得有规律,“早睡早起,尽量休息。当时右脚乏力,走起路来不稳,试过一下床就整个人跌倒,有位同学到医院给我做脚部按摩,教我怎么走路。”

重学刷牙用餐怀抱希望

“过往日常中理所当然的事情,如今都变得不容易了,好比:用餐或刷牙也必须换成左手,这是人生中第一次,不得不重新学习。”可他的左手天生缺了中指,“有些动作还是不太灵活。”

但是,有个他意想不到的情况,让他看见希望,“每一次打哈欠或是伸懒腰,我的右手居然可以自动举起来,举高之后就马上变无力了。”这是他不感到害怕的原因。

“原来右手还能动,我知道总有一天会好起来。”十天以后,他带着仍无法自由活动的身子出院,随之而来的是长达一年的复健治疗,“我无法驾车,只能召电召车,难免有许多不便。”

在中风后,《巫赌》是让他重新提笔写字的一首歌,这首歌里有他从前的故事。

两个多月后,他才勉强把手提起来,“我需要很用力且很专心才做得到。”在这个情况下,哪怕眼前出现墨与笔,他都提不起挥毫的念头,“去年三月到八月都维持这个状况。”

“这算是人生中最长时间没有触碰毛笔,不过,不打紧,反正之前也写了不少。”五个月后,他重新回到书画的天地里,“只因那时听了一首歌……”那是怎样一首歌让康复中的他重新提笔?

从前细节不再重现

《浴室》是他最爱的台湾独立乐团迪卡琼(Deca Joins)唱的其中一首歌,“它的歌词短,却能引起共鸣,尤其是第一句唱到:终于忘记你的时候你出现在我的梦里……”

他不只是书法家,还是个绿手指,室内的仙人掌、文竹、虎尾兰等绿植,都有他天天细心照料。

“这个句子很好写,也很好表达,总是音乐响起,画面就浮现。”只不过,他把这首歌听到心里去了,但提起写字本能让他备纸、调墨、备笔和蘸墨的,却是该乐团的另一首歌曲。

彼时,但见他用左手握着手机查找歌名,“自从生病以后,习惯了用左手。”习惯了习惯以后就是这么一回事,一番等待之后,音乐缓缓随空气散落满室,“喔,歌名叫着《巫赌》!”

为何选中它?“因为歌词写到:嘿,你也抽烟吗?我们一起抽着上了天堂。”这让他想起了跟前女友发生过的一段小插曲,“对方是个台湾女孩,我飞到台北与她见面。”

“到了她家的那个夜里,我闻到了烟味才得知她是个抽烟的女生!”那个当下他内心有种刹那间找到同道中人的感觉,“所以,后来听到这歌就产生强烈感觉,且找回提笔写字的动力。”

在圣严法师的四句佛偈─“无事忙中老,空里有哭笑,本来没有我,生死皆可抛”里,他领略到即使大病一场也并非大事。

中风后首次提笔挥毫,不顺心是必然面对的障碍与考验,“右手不再灵活了。”直至那一刻,他才恍然大悟,过去握笔的姿势与运笔的动作非常细腻,“原来可以处理的细节太多了。”

“现在的我已经无法做到了,因为它讲究飞快运笔速度,且不容许我思考就一气呵成的。”他重看过去拍摄过的视频,特别指出自己转动笔管的方法,“那是不经设计自然流露的。”

重设按钮重头来过

“毛笔的毛是软的,我需要顺着它来书写,否则写出来的字不似流水般流畅。”这也是他过去不曾留意过的小事中的大事,他有感而言道:“原来以前有那么多小动作。”

“如今只要写到转折处之前,我都会下意识思考如何运笔,且下笔速度相当缓慢。”相比中风前后的书法作品,明显发现如今的字不如以往潦草了,但,这何尝不是一种新风格的开启。

“这个新开始,我不晓得好不好,但这是个很特别的经历。”他常自问:谁能有机会按一次重设按钮就重新归零、重头来过呢?既然他得到这个机会就珍而重之,“它让我温故而知新。”

“这肯定会创造出另一种个人风格,同时我也会走在不同的路上。”在明白到自个作品前后有别之后,他的心一如既往平静,“这里头不存在喜欢与否,只要是自然就是最好。”

这是他一步一脚印重新挥洒自我的天地。

相较过去,当下的他不再拘泥于线条等细节部分,“我更专注于整幅书法作品的感觉,创作手法也变得更大胆了,好比:我会把写上书法字的宣纸,先浸在淡墨里,再取出来风干。”

从用书法专写歌词再到独有的多次书写创作手法,他始终都活成那个不拘成格的书画家,“中风以后,每回创作前甚至不考虑如此做会不会成功,可是就算失败也可以重来呀。”

他随手展示其中一幅墨宝,随口反问:“这是字还是画呢?”其实,是字也好,是画也罢,只要里头有自身故事,也让人看出自个故事,把书画欣赏到心里去,那便是有话要说的作品。

慢下脚步让心沉淀

他擅于通过有意无意间章法,让淡浓墨在宣纸上层层叠叠晕染开来,形成如字似画的作品,他解释,多次书写有几种方式,一种是写完了马上再写上去;另一种则是写完了,等干了再写。

“二次书写或多次书写,每次都难以决定,要不要重叠、之前留下的空白要不要保留,或是写多一张,并在一起……一旦决定了方案就起笔干活,可是,并非每一次都能称心如意。”

这首《街路边的歌》源于不知名福建方言口水歌,由槟城独立音乐人汪荣木改编与演唱,歌词则结合槟城街坊流传与汪荣木补写的,这也是王嘉堃在演出舞台旁挥写的巨幅作品。他建议,大家边听歌边看作品。(现场每一幅歌词作品都备有QR码)

而他最广为人知的书写内容不是诗词而是歌词,“这是打从学院开始就做的事情。”在他的眼里,诗词是古人的生活写照,而歌词则反映出现代人生活,“在唐代,人们都是吟诵诗词的。”

这种有节奏感的声调与声律将抑扬高低的美感传达出来,“唐诗就是那时的流行歌曲!为什么我们可以写古代的歌词,却不去写现代的歌词呢?”这是他年轻时给自己问自己答的疑惑。

他仍记得,第一首挥毫书写的歌词是台湾创作女歌手陈珊妮的作品,但他却记不起是哪首歌曲了,这个写歌词的习惯成了他后来最喜欢做,最常且擅长做的事情。

王嘉堃直言,这幅作品《风断雨停》在创作之际,败笔成丘,恰恰成就在于败笔,“这就是中风过后的优势。”

按照他惯常的创作方式,他必须播放歌曲之后才创作,“实际上,下笔之前都未决定要用何种书体,直至笔跟纸触碰的那一秒才会出现电光火石的决定,而整个过程需边听歌边书写。”

至于创作需要的时间,他提及现在半完成或完成一幅作品后,需要更多时间沉淀,“行动管制令(MCO)期间是每天一幅,中风之后则是每周一幅,最近却变成用两周做重叠创作。”

挥毫前感受歌词情感

他说,现在的不满意度比过往高,“手的灵活度虽大不如以往,我并没有放低要求,要做得更完美,这确实难,但有意思。”如是慢下来的脚步,也归功于那段住院的日子的训练。

今年农历新年的活动上,王嘉堃在吉隆坡敦李孝式街的关帝庙挥毫,即席写下“惠风和畅”四个字,柔和的风温暖了人心,大气的墨字也牵动了其心。

“以前可能每一天都出门,生病之后一两天或四五天才出门,有更多时间看书、看视频等,善用这些时间让自己沉淀下来。”因此,我们即将看到的是他沉淀以后,展出的廿幅作品。

当中,有一幅是法鼓山创办人圣严法师四句佛偈─“无事忙中老,空里有哭笑,本来没有我,生死皆可抛”,他看过圣严法师生前所录的“本来面目”纪实电影后,泪眼汪汪。

“被‘生死皆可抛’这句话触动了。”看过以后,他认为,无需把任何事都视为大事,生活中的所有经历最终都会成为历练。这就是字与人作连接最好佐证。

在书写台湾独立乐团百合花主唱─林奕硕创作的歌词《𨑨迌》时,他运用了中国颜料朱墂搭配淡墨,以营造出一种迷离之感。

此外,他可以在安静无人的家里听歌写字,也能够在歌者现场演唱他即场挥毫,当中有一幅作品是用淡墨来表现若即若离的一段爱情的《风断雨停》。

“那天去了‘两条线演唱会’,现场写了林金城作词的这首歌。”在此之前,他也曾现场为“台湾民歌之父”胡德夫、Aki黄淑惠、Culture Shot等歌手作现场挥毫。

“在短短几分钟内,完成一幅作品极具挑战,尤其中风之后更难掌控了。”在充满急促感氛围中,他常常写得满头大汗。”所以,在即席挥毫前,他需要先看歌词,感受字里行间的情感。

“在掌握大概感觉后,把歌词放在一边,边看边写,才不至于手忙脚乱。”人活在这个世界上,难免心会忙、手也会忙,但只要忙中有序、动中有静,也是挺有趣的生活。

王嘉堃个展

这次展览以“Stroke”为名,这是中风,也是线条,更带有抚摸之意。一个英文多义字概括了先后发生在他身上三种状况─中风以后,他用书法线条,抚摸自己心灵,“由于懂得书法,它让我在康复路上多了一个目的,也不会过于激进康复,激进有时反而弄巧成拙。”

◆日期:11/7—27/7
◆时间:1pm—6pm(周一至周五)11am—8:30pm(周六至周日)
◆地点:PaPan Haus,17,Jalan 14/1,Seksyen 14,Petaling Jaya
◆入门票:12令吉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字游自在

子若

王嘉堃

书画家

相关文章

看好文:童阅房|来自阳台上的信息

看好文:童阅房|有些事不曾忘记

李奇茂百年纪念 传承画展今开幕

看好文:字游自在|叫我如何不害怕死亡?继程法师笑谈生、摆渡死

看好文:字游自在|有个故事得说到老去为止 冯以量净心陪伴临终者的现在

看好文:童阅房|眼泪是好友,也是老友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