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到老,我们都要面对不同形式的离别,每一场分开后都有想要再见的人,直到再见如初以前,期间都是一连串生活历练的累积与思念的堆叠,以让自己变得更好。此时此刻,你有想要见的人吗?

森林外山丘上有个凉亭,这一天,爱干净的兔子来打扫亭子,意外发现留言板上有半截文字--好想见你,彼时,小松鼠与大熊也来了,大家都提出心中的疑问。
它们一个问那是谁留下的文字,另一个则想知道对方想见的人是谁?殊不知,提问刚落下,周遭就出现了回答,青蛙妈妈、黄鼠狼、迷路的小鹿等,都有想见的孩子、朋友与妈妈。
但,它们不是在远方就是不知在何方。正当大家都伤心得不知所措时,雨后的空中飞落一只筋疲力尽的候鸟,当候鸟恢复元气后,打算继续飞。它要飞到海另一边的远方岛上去见同伴们。
听罢,大家都惊呆了!那是很远的地方吗?“非常遥远的地方,但是,不管有多远,我都要去见它们。”当候鸟刚说完,大家马上联想到留言板那消失的半截文字……
莫非那段完整文字是“不管多远,好想见你”?当候鸟再次展翅高飞,大家心中皆浮现想要见的对象脸庞,随后不约而同出发寻找想见的它。对兔子而言,心中有想见的家人就有幸福感。
想见的人未必见得着
人的一生中,从小到大到老就面对不同形式别离,首次真切感受到分开的不舍和再见的渴望,是小学因搬家而不得不转校的之前与之后。当时,转往新学校、接触新同学、面对新老师。
还要私底下听着同学们用着不熟悉的方言交流,上课日变得特别难过。那时好想回到从前,可怎可能如愿呢?在那个手机未出现的年代,在家等电话或在家“煲电话粥”成了日常。
终于在新学校找到新的好友,以为友情就此走一辈子。殊知,毕业后,她跟随家人移民国外,碍于长途电话费昂贵,只能以书信互通信息,可通信次数从频密到偶尔,直至再也等不到回信。
升上中学后,终于被允许独自上街,于是,迫不及待乘坐大巴士到老地方找旧同学;只是,不是每个想见的人都能见着,等到有能力买机票搭飞机出国之时,却跟想见的好朋友失去了联系。
时至今日,她依然是我心中想见的人之一,不知她在异国他乡过得好吗?为了找到想见的人,也曾经在网上输入对方名字搜索,但茫茫网海,同名同姓的人何其多,找得到谈何容易。
想见的人未必见到,那就多见能见到的身边人吧!有位报界前辈曾对我说:“人生最乐就是无事常相见!”日本绘本家宫野聪子用温柔笔触书写温暖的《好想见你》,你是否有想见的他?
最美时光重见更好的你
纵使心中有好想见的人,可是,现实中往往总有种种理由阻碍出发的动力,书中提到的距离是常见问题。可是,候鸟的出现不只是鼓舞了书中的小动物们,也一石激起看书人的千层浪。
众所周知,在迁徙过程中,长途跋涉飞行会面临极端天气、耗尽体力,甚至威胁存活的风险,候鸟都要跟上队伍,就算掉队也要找到对方会合,在在让人看见再见的决心与毅力。
在漫长人生里,也不只有最初的搬迁和转校的分开。长大后,免不了接二连三离校、离乡、离职、离国等离愁与离别,“每一次的分开都是为了下一次的再见”,成了安慰自己的常用说词。
而每一场分开都有想要再见的人,想见赞扬过你的老师、提拔过你的伯乐、相助过你的邻里等。除了生死之别,每个人都渴望再见,实际上,在等待重见的过程中,其实是场美好铺陈。
这一场铺排里头,有生活历练的积累、思念的堆叠,这些种种无非都是让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然后,在最美的时光再见更好的彼此。这岂不是很好的安排吗?
这个故事的结尾与曾经写过的一段文字不谋而合,“不管在世界哪个角落流离,只要心中有个想买手信送他的人,这就是一种幸福”。心中有想见的人是幸福,被牵挂的那个人亦然。
【小小背景】
宫野聪子于1976年在日本东京出生,与姐姐和弟弟一起度过快乐的童年。女子美术短期大学资讯设计科毕业后,经历平面设计公司、儿童书店等工作后成为绘本作家,最喜欢骑着脚车四处兜风。绘本作品有《最幸福的礼物》(荣获日本第7届LIBRO绘本大赏)、《有你多么幸福》(入选日本第13回MOE绘本书店大赏)、《谁是我的好朋友?》等。

文/图:宫野聪子
译:苏懿祯
出版社:小熊出版
特约:子若
电邮:[email protected]
今日焦点:宫野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