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主页 > 地方 > 北马

会员专区

会员文

时光乐弦

文 文 文

会员文:时光乐弦(第1篇)|走进电脑店传来音乐声 被遗忘 黑胶 时光

在数码音乐主宰的时代,有一群人默默守护着音乐灵魂的老唱片行,在街头巷尾闪烁着他们独特的光芒。

他们经历了黑胶唱片到数码音乐的变迁,见证无数音乐人的起落与传奇。在这个怀旧老唱片行“时光乐弦”专题系列中,我们将带您走进全国各地经营了数十年的老唱片行,聆听他们的故事,感受他们的坚持与热情。

槟城光大数码城有一间看似平平无奇的电脑店,内里却藏有许多“宝物”,这家店内超过一半面积,摆满各式黑胶唱片及光碟,如果你走过,稍不留神,便会看走眼的“唱片行”。

这家PCC电脑中心店主洪源洲(68岁),生于黑胶唱片盛行年代,他自6岁起就接触黑胶唱片,从此与音乐结下不解之缘 。

“我还记得,那是爷爷家里一台手摇式留声机,播放的是姚莉的歌曲。”


洪源洲起初以听歌为乐,无意将其扩展成一门生意,后在机缘巧合下结识一友人,因对方家里有着配备优良的音响系统,他便常常跑到那听歌。听着听着……,便有了尝试做黑胶唱片买卖的想法。

他所拥有的黑胶唱片,从P·南利,至阪本龙一,再到重金属乐团深紫(Deep Purple),不仅横跨中西乐界,当中更是包罗万像,应有尽有。

在他店里的多层滚动木架上,依据不同音乐类型,分别整齐的摆放着各式黑胶唱片。其店内现存年代最早的黑胶唱片,应可追溯至上世纪60年代左右。

(摄影:谭永亮)

“只要在适当的环境下妥善保存,黑胶唱片的寿命其实可以维持好一段时间。”

在访问期间,他拿出《南屏晚钟》原唱者——崔萍的黑胶唱片说,这张唱片至今有着将近60年之久的历史。

接着,他再小心翼翼拿出另一张黑胶唱片,放到唱片机上,按下播放键,悠扬旋律随着木制音箱而出,仿佛身临其境,在当下穿越了时空。那时播的是崔萍的《南海之恋》。

当年洪源洲见到静婷之际,除了让对方在其黑胶唱片封面上签名,更邀请后者到浮罗山背享用叻沙。

洪源洲曾请静婷吃叻沙

洪源洲的顾客有来自国内外不同地区,像是从小红书上看到相关贴文,而光临其店铺买黑胶唱片的中国年轻旅客,或是不谙中文的老外,来到这里买邓丽君。

“那位外国人只会说‘邓丽君’这3个中文字,但却对她演绎的黑胶唱片爱不释手。”

让他为之津津乐道的故事之一,是于2008年,在“黄梅调歌后”静婷来到槟城时,他拿出珍藏多年的黑胶唱片让对方签名,同时邀请对方到浮罗山背吃叻沙。

适逢假日,店内迎来国内外的顾客,上门“淘宝”。

“在我眼中,静婷是个位含蓄有礼的女子,说话也很斯文。”

他会有上述感受,事因当时她叻沙碗内的汤匙置放一勺虾膏,她受不了虾膏的味道,但又不好意思说,于是便全程一手握着盛有虾膏的汤匙,并用另一只手,握着筷子吃叻沙。

关店后听歌享受音乐

90年代初期,个人电脑在大马还未普及,洪源洲从中嗅到商机,开始着手电脑买卖。

1996年,他在城中城广场(Midlands One Stop)租下一单位,开启同时售卖电脑、黑胶唱片与音响器材的生意模式。

“我很喜欢在Midland的时光,当时店面在6楼,每当夜间工人下班回家后,我就选出当天想听的黑胶唱片,尽情播放歌曲,独自享受这美好时刻。”

后来,随着槟城新兴购物中心的崛起,该商场人潮日渐稀少。2010年,他选择搬去光大数码城内,继续营业。

从2014年起,他亦有在面子书开设个人账号,将部分黑胶唱片展示在贴文当中,让有意者见后可到其店购买。

PCC店里的黑胶唱片,横跨古典、流行、爵士等多种音乐类型,数不胜数。

避免一借不回头
唱片封面签名

当被问及,以“电脑店”挂名的店铺,同时售有黑胶唱片及音响,是否会予人“不务正业”的观感,对此,洪源洲有着不一样的看法。

“黑胶唱片和音响亦属于数码与电子产品之一;因此,在电脑店内贩售唱片,一点也不违和,反之还增添不少乐趣。”

在过去并非人人都能消费得起黑胶唱片,所以人们经常会向黑胶唱片拥有者“借”唱片来听,而借后不还的事情亦时有耳闻。

“有些人为防止这一情况,便会在购买黑胶唱片后,在其封面上签上自身名字,避免自己买了唱片,最后却便宜了别人。”

洪源洲小心翼翼将黑胶唱片放到唱片机上,按下播放键,悠扬旋律随着播音箱而出。

从爷爷开始 与黑胶结缘

洪源洲本身对任何类型的音乐,都有所涉猎,也无特别偏爱。不过,他本身亦坦言,对摇滚乐会稍微有更大兴趣。

“音乐是无国界的,即便听不懂个中含义,但也能被歌曲的旋律与节奏感染。”

儿时住在浮罗山背的他说,起初是通过爷爷“传”给他的黑胶唱片,来开始进行收藏。后来,朋友知道他喜好收藏黑胶唱片,便会把家里不要的黑胶唱片,也转手予他。

洪源洲不定期向其他人收购黑胶唱片,使得如今其所拥有的黑胶唱片数量,可谓不计其数。

随着时代演变,黑胶唱片的尺寸,和可容纳的歌曲数量,都有所不同。依据时间线,最早出现的为78转(即唱片每分钟转78圈)的黑胶唱片,随之是45转,及日常所见的33转样式的黑胶唱片。

“后来有了雷射影碟(Laser Disc),和CD(光碟);黑胶唱片就逐渐式微。”

镭射影碟(Laser Disc)的尺寸,与一般所见的黑胶唱片大小无异;而前者因其不易保存性质,如今在市面上并不多见。

摆摊让年轻人看见黑胶

在2022年,洪源洲为响应一群年轻人的号召,并借此机会向后者推广黑胶唱片文化,在经营该店26载后,首次决定到复古市集参与摆摊。

当时,他还让其设计师出身的孩子,以黑胶唱片的圆形造型为基础,设计相关名片。

随着近年来有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欣赏黑胶唱片,加上具有一定收藏价值,因此他对该行业的前景保持乐观,且完全没有退休的打算。

“毕竟这些(黑胶唱片)都是自己的心血,不是说要放下,就可以放下。”

和过去年代相比,现在的娱乐方式多样化,而有些年轻人喜欢追求小众的东西,或许是这样,使得更多年轻人也开始购买黑胶唱片。

除了黑胶唱片,店内亦有售卖大量音乐光碟。
更多不可错过的热门新闻,请到中国报官方WhatsAPP平台!
加入中国报官方Telegram:https://t.me/chinapressonline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会员专区

会员文

时光乐弦

相关文章

美称中导弹20分钟摧毁航母 中国防部 : 勿有受迫害妄想症

克什米尔恐袭致关系紧张 印度巴基斯坦外交 互报复

首谈跟爱女同患ADHD 李国麟怕女儿就此死去

酒后用特斯拉自动驾驶功能 男子座位上睡着 被捕

黄宗泽疑惑没受邀上节目 闻旧爱会来反应曝光

大马视后零滤镜状态曝光 互动粉丝1举动超温柔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