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胰岛素越打越多,血糖却依然难以降下来呢?这背后可能隐藏着患者在注射技巧上的一些误区。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些误区,并提供正确注射技巧,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
误区一:重复使用针头
重复使用针头不但造成针尖变钝或出现倒钩,注射时更会加倍疼痛,而且还会增加细菌感染和断针风险。
再者,遗留在针管内的胰岛素会凝结,造成针管阻塞,导致下次注射时,无法顺利输送胰岛素。因此,建议不要重复使用同一针头。
误区二:没充分混和
在注射中效、长效和预混型胰岛素之前,患者必须通过肘关节和前臂,轻轻上下摇动至少10次,将胰岛素药液混合均匀、呈现一致的奶色,以确保稳定降糖效果。
切勿大力摇晃注射笔,以免药液产生气泡,影响胰岛素剂量的精准度。
误区三:事前没排气
在装好针头后,先将剂量调节钮转至1或2个单位,握笔直立,针头向上,再将注射键推至0。重复此步骤,直到针尖出现一滴胰岛素。这表示排气成功,并确定针头可使用。这个步骤对于输送准确胰岛素剂量至关重要。
误区四:即刻拔针
注射完成后,应该停留至少10~15秒,才拔出针头。这个步骤有助于确保输送完整剂量,也让胰岛素能更好地分散在皮下脂肪层内,以达到最佳控糖效果。
误区五:长期注射同一位置
长期同一位置注射胰岛素,容易导致该部位皮下脂肪增生,形成硬结,从而降低胰岛素吸收率。
注射胰岛素的合适部位有腹部(离肚脐两指宽外围)和大腿外侧皮下脂肪较厚区域。由于腹部吸收速度最快,建议固定在腹部注射餐前短效或速效胰岛素;大腿部位吸收速度则比较慢,可用于注射中效或长效胰岛素。
为了避免皮下脂肪增生,患者须轮替注射位置,例如腹部可分为上下左右4个小区块,每周使用一个小区块,并且每次注射应和上次位置,保持一指宽距离。
总的来说,重复使用针头、不充分混和胰岛素、未排气、注射后立刻拔针,以及长期注射同一位置等问题,都可能影响胰岛素的吸收和疗效。因此,正确注射技巧对于提高胰岛素治疗的有效性至关重要。
■以上资讯并不是医疗建议。有关具体的治疗建议,请咨询医生或药剂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