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主页 > 副刊 > 智创

木场物语

子木

文 文 文

子木:新加坡华语

定居新加坡的美国投资大亨吉姆罗杰斯(Jim Rogers),在2019年前夕与他的两位千金突然爆红。量子基金创始人之一、人称“奥地利股市之父”、周游列国全球投资的吉姆罗杰斯,一家四口已定居新加坡多年。对此决定,他本人曾声称二十一世纪是“中国的世纪”,为了让女儿们学华语,举家搬到华人占总人口百分之七十五的新加坡。

两名女儿学习中文有成,受邀上了中国央视节目《经典咏流传》。金发碧眼的两位小姑娘字正腔圆地朗诵了《声律启蒙》,演出后还用着一口流利的华语当场对答主持人的脑筋急转弯问题,其中文水平令人叹为观止。相比之下,新加坡不少的华裔家庭的孩子们,尽管接受着双语教育,但中文水平却远远地赶不上其英文水平。更有甚者,因为长期使用英语的关系,每当说起华语时不但别扭,甚至感到了厌恶。

(Freepik)

有一些家庭,因为父母都精通中英文,所以对于孩子的教育,采取了父母中一人对孩子使用华语对话,另一者使用英文对话。这种理想的育儿方式,在实践上却绝大多数都效果不佳。尽管现今,高学历的父母比比皆是,但下班后已经精疲力尽的家长们,也不剩多少精力可用于教导孩子。

语言和文化

新加坡本地杂志《优周刊》就曾经有过一篇“华文华语很可怕?”的报导,揭露了新加坡华人孩子们在学习中文上所遭遇的困境。其一,与英文单纯拼音文字且读法与拼写有所关系相比,华文笔画较多,一个汉字的意思由形、音、义组成。认得字形,不一定明白意思,明白意思还不一定会读。其二,许多成语、谚语与俗语涉及了中国民俗、文史知识,这让孩子们很难拥有共鸣。显而易见地,要让孩子培养起学习中文的乐趣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之事。

在孩子学习中文这件事上,吉姆罗杰斯的夫人佩琪(Paige Parker)可一点也不马虎。面子书上就流传了一段视频,里头叙述了其对新加坡中文教育的看法与她对两个女儿的教育方式:“新加坡小孩不喜欢华语的其中一个原因,是每个人都去补习。他们学的每样东西都是为了成绩和准备考试。我们请了一位全职老师,从姐妹俩出生起,就在家里教她们华语。她们成长过程中怎么学英语,就怎么学华语。要孩子们热爱学习中文,理当是让他们真正地了解其涵义、理解其中的文化等,完全通过浸儒的方式学习。”佩琪如是说道。

1979年,当时李光耀总理所推行的《讲华语运动》至今已过去了四十五年。新加坡的双语教育俨然成了许多国家所研究并想效仿的对象,蓦然回首,其先见之明确实令人叹为观止。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木场物语

子木

相关文章

子木:因为爱你 所以如此

子木:病房百景

会员文|子木:咕咕不会长大了

子木:新村絮语

子木:我们究竟错过了什么呢?

子木:连帽衫之旅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