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人都是一本书,这本书的可读性高不高,在于你如何活出自己的模样。假如你的生活是一本书名,它会是什么呢?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执委会成员、瑞典儿童图书管理员─英格丽德卡尔斯特罗罗姆(Ingrid Kallstrom)将把它命名为《八十年环游地球——终身的冒险》, 而现实中的她,天天与书为伍,用尽一切方法让大人与小孩爱上图书馆,在“悦”读中发现新大陆!


英格丽德上班的地方就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文化宫(Kulturhuset),它是这座北欧城市的地标建筑物之一,位于中央车站不远处,前方有个大广场,寒冬中有赶路的人亦有旅人。
从广场遥望过去,它的庞大面积与玻璃设计都让人不得不多看几眼。那一天清早,随着瑞典驻马大使约金伯格斯特伦博士(Dr. Joachim Bergstrom)的脚步,踏进这座宏伟现代化建筑物。
步入以后才知道,建筑物内可是充满宝藏,不逊于它在外观上给人的惊叹。此行是冲着图书馆而去,从楼层告示牌中看到,单单图书馆就有5家,不同类型且针对不同年龄层。
我们的目的地是位于4楼的“Rum for Barn”,“意即‘孩子们的房间’。”这是一座专为儿童而存在的图书馆,“这图书馆的目标群体是0到9岁年龄段的儿童及其家长。”
她透露,馆内书籍收藏量有1万多本,涵盖50多种语言。这里不只是让孩子开展阅读技巧、扩展词汇的地方,更是拓展他们想像力的空间,“周末时候,入口处都会大排长龙的哦!”
任何人都须先脱鞋才能走进这个舒适的阅读场域,而这里绝对是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率先踏入的空间叫“书林”(The Forest of Books),放眼望去,此处以树木与叶子为装饰风格。

这个区域专为0至5岁的孩子而设,此时,她顺道提到“Rum for barn”实则未必与图书馆作必然的联结,其定义是开放的。自2005年重建后,该图书馆为实现其功能而不时作调整。
大约4年前,图书馆再重建时,以孩子视角作切入的想法非常强烈,“当然,图书馆与书籍是息息相关的,我们专注于书籍以及如何以具有吸引力的方式展示它们。”
“在面对这年龄段的孩子时,我们依据图书封面的颜色作排列,并将书本封面展示出来。”她指出,孩子们和成年人经常通过书封颜色来记住书籍,图书馆管理员也是如此。
“如此一来,有助于图书管理员帮助小孩子,找到他们想要的书籍。”当彩虹般书封一字排开,别说孩子连带成人也会情不自禁爱上它,我都好想坐下来好好翻阅(越)这座“书林”。
“与瑞典其他图书馆相比,在这里玩耍的可能性更大,攀爬和(或)舒适的可能性有很多。当一家人来到这个空间时,父母经常会说:我们进去玩、我们进去看书或我们进去借书。”
由始至今,该图书馆不提供电脑或电视游戏的做法一直没有改变,“我们提供桌游和拼图。”
有一首儿歌是这样唱的,唱道“春天里有阳光,树林里有花香”的美不胜收;此时彼刻,身处在那样的情境下,我的心里也唱出“冬天里有灯光,书林里有书香”的妙不可言。
穿过书林闯入书迷宫
我们从“书林”走到“书的迷宫”(The Labyrint of Books),从高处望下去,彩色书橱布局得像一座迷宫,“这个区域则是针对6至9岁的学生而立,图书馆依主题排列书籍。”
她指出,这些主题有魔法/幻想、恐怖/惊悚/鬼故事、冒险、侦探,以及思考与信仰、生命与死亡、哲学类等等书籍,也有为开始阅读或初学者而备的大写字母书籍。”




再来就是偌大的非小说类和漫画类空间了。这里头也有许多小角落、大空间,或者大小坐垫,旨在让孩子们静坐下来纯粹享受“悦”读这件事情。她再次强调,这里没有电脑活动。
“我们为最小的孩子提供桌游和拼图,我们也有合唱环节。”她说,由于活动通常在下午举行,大多数孩子仍在学校和托儿所时,因此,参与者非常年幼,他们会与成年人一起参加。
“此外,我们为3至6岁的儿童及其成年人提供双语说故事课程。”在阅读率下降的大时代,山人自有妙计,这些都是该图书馆吸引家长带孩子、鼓励青少年走进图书馆的良好对策。
为让孩子与图书馆产生密切连结、持续热爱阅读,该馆费尽心思去实践一切可能性,“在开放给公众进入馆内前,我们为学校提供不同的节目,包括:参观图书馆或图书展示等。”
“我们也可把戏剧和艺术纳入其中。学校假期期间,馆方还可安排并提供一些特别的活动。”
“好比:上个学校的假期,我们举办了一场关于如何获得驯龙师文凭的活动;在此之前的活动则是,在检查了被遗忘的手提箱中的物品后,找出酒店房间里的客人是谁。”
十分钟就找到新工作
人生路上所有的安排都是最好的安排,对她来说更是如此,“我原来就有一份学前教育工作者的职业,但那是兼职工作,我需要并且想要换成全职工作。”
她有个朋友在她所居住的地方的图书馆上班,“她告诉我他们经常加班,图书馆需要更多额外员工,于是,我拨了一通电话给图书馆,对方说会稍后回电给我。”
“我意想不到的是,只是隔了十分钟,我就接到一通电话,馆方要求我翌日开始上班。”初到图书馆报到,她的职责是把书籍放回书架上,随后负责为孩子们办活动,例如:故事会。
没料到,她非常享受在图书馆上班的生涯,以及爱上图书馆的氛围,“同事之间的感情非常友好,以致鼓励了我去考取图书管理员文凭。”她庆幸自己选择了这份职业作为个人事业。



至于在怎样的情况下,她加入“Rum for Barn”,她坦言,确实在一家自己很喜欢的图书馆担任了一个很棒的儿童图书管理员职位。不过,每个职场人都有个响往的目标。
“在文化宫工作的可能性以及与艺术、音乐、舞蹈和戏剧更密切合作的挑战,确实吸引我。”就这样,她来到了“Rum for Barn”上班。此时,自然问起她在图书馆的日常工作流程。
她道来与书跟人为伍的日子,“每天清早,我得准备好图书馆以迎接客人,且尽可能让它具有吸引力。”在开放时间内,她希望让每位访客都能感受到宾至如归,“从婴儿到祖父母。”
领略孩子纯天然快乐
她的心思特细腻,“首次进入馆内访客可能感到不确定,心中难免会想:这是什么?得花费吗?有具体规则吗?我想让访客感到无负担、无障碍,舒适且宛若他是最受欢迎客人。”
在这情况之下,她有意跟每个访客以同个视线高度打招呼。就她个人而言,眼神交流是一件关于心的事,“只是,我不可能跟每个孩子都做到这一点,因为跪下来会令到我的膝盖痛。”

“但我始终试着牢记这一点,以作为让我们访客感觉良好的一种方式。”当一天结束后,她还得为翌日做许多准备工作,随即问她在“Rum for Barn”上班最大的乐趣是什么?
她马上说出“来访者”三个字,“有机会认识这么多不同背景和年龄的人,是非常棒的事。”
由于她担任图书馆管理员已经有许多年,有的时候,家长带着他们的孩子来到这里时,发出惊叹声,说道:“哦,我记得你!你曾经是我小时候所就读学校的图书管理员。”
他们还对她说:“我永远记得我们在图书馆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你看起来完全一样!”从这些经历来看,她认为,让孩子在早期就对图书馆保持正面态度是非常重要的。

当然,她每天接触最多的,离不开天真活泼的小朋友们。不问而知,与他们聊天肯定是件乐趣无穷的事情,“他们会问我是否读过每一本书,或者我是否在图书馆睡觉。”
“还有一次,我读了一则关于与我同名的小女孩英格丽德(Ingrid)的故事。我还特别强调了这个巧合,当我把故事读完后,有个孩子说:这是关于你小时候的故事吧。”
假如有如果会怎样?
在儿童图书馆里上班,最大的福祉就是看遍馆内童书作者的书吧!迄今阅书无数,如果她是一本儿童读物作者,究竟会写哪种类型故事书呢?她提到的关键词是“现实”与“现在式”。
“故事背景落在我居住以外的另一个地方的某一处。”她直言不讳,自己就是个爱冒险的人。既然爱冒险,那么,如果可以从一本书中获得一项特殊能力,她会选择哪本书的什么能力?
她马上提至休洛夫廷(Hugh Lofting)的著名奇幻小说《杜立德医生》(Doctor Dolittle),“我想要有与动物交谈的能力。”
难怪乎,当被问及如果可以和任何虚构人物共进晚餐时,她会选择哪个角色以及谈论的话题时,她给出的答案是“松饼先生”(Mr. Muffin)。

这是曾当过图书馆管理员的瑞典知名作家─乌尔夫尼尔森(Ulf Nilsson)的作品《再见松饼先生》(Good Bye Mr. Muffin)里的一只豚鼠主角,“我想,我会跟它谈论对家人的爱。”
阅读是她最常做的事,如果她有一本魔法书可以实现一个阅读愿望,她表示会选择能够说和理解所有语言,如此一来,她就可以跟全世界的小朋友聊天,并读遍天下童话故事了。
只是,人生没有如果,还是得回到现实世界。童书天下里,她最爱的是瑞典国宝级儿童文学作家阿思缇林格伦(Astrid Lingren),最喜欢她的一本著作则是《我的儿子米欧》(Mio My Son)。
“尽管此书令人悲伤和害怕,但它充满希望。它展示了友谊和忠诚的重要性,有时我们有必要比自己想像的更坚强。”她说,这本书有个快乐结局,“我能感受作者美丽的信息和精神。”
她也提到阿思缇林格伦作品予人最重要启发,那就是当你萌生最黑暗和最悲伤的想法时,也会有人安慰你,并将得到光明和温暖的拥抱,“她是儿童权利的倡导者。”
随后让她选择阅读这些好书的好地方,她说,最好是阳光和煦、靠近大海的海滩,“我最爱大海了!”2018年,当她到大马观光时,有机会到了槟岛,“那里很美,我想去更多海滩。”

后记:如果我的人生 也是一本书名
假如你的生活是本书名,它会是什么?英格丽德不假思索地说,她会将之命名为《环游世界八十年─一辈子的冒险》,“是时候享受和探索了。”不管她的答案是什么,我都会问为什么,所以为何是八十年?她提到法国“科幻小说之父”儒勒凡尔纳(Jules Verne)代表作《环游世界八十天》(Around the World in Eighty Days),这是他于1873年出版的古典冒险小说。
“就当时而言,八十天属于非常快了。”她向来热忱于旅行,但是,她认为,八十天太短了!“我喜欢将我的人生想像成一次旅程。”不止如此,倘若可以跟历史上任何一位作家面对面对话,她觉得,儒勒凡尔纳可能是她想要采访的那个作家,“见到他我会询问他有关他所做的研究。”爱书人的幸福莫过于,他们的生活有现实与想像,时而书里、时而书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