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17岁柬埔寨女孩雅如(Yaru)所展现思想积极乐观、表现开朗活泼一面,全是用过往苦历练换回来的。她曾用繁忙社区活动转移家庭烦恼,最后成为学生领袖;她也曾独对镜子勤讲英语,最终登上联合国总部发表演说。人间及早让她体会冷冽,也迫使她瞬间成长,曾是沉默寡言的忧愁少女雅如,在接受《中国报》专访时,叙述那一段触动人心的消愁路。
“原本,我有个正常的童年生活,直至约莫12岁,父母决定离婚。当时,眼见我六七岁大的妹妹也必须经历这一切,看得我心都碎了!”



“我需要为了她而坚强起来,因为我是姐姐。我要为她找到出路。”本是处于开心过儿童节的年龄,成人世界却让雅如操碎了心,“这一切很不真实,感觉就像在做梦。”
她常常独自在想,或许倒头大睡一场后,一切会恢复正常,“可惜,事实并非如此,我真的尝试过,可没有任何改变。”往后的日子里,母亲迁到城市,父亲则留在村里。
“我决定跟随外婆,因为从小到大她一直都在我身边,也会倾听我说的话。父母亲都不理解我,只有外婆懂我。”在其记忆里,父母离婚这件事对她跟妹妹的打击非常大。
“惟有跟外婆在一起时,我才感觉更安全。”此后,她压抑着自个情绪,无法轻易向任何人抒发情绪,“连带妹妹也受到父母离婚事件的影响,开始变得不那么开心了。”
叫人心疼的乖巧懂事
她一直强装没事,也从不曾为此落泪。她不知可以做什么,却深知倘若她也哭了,其妹妹和所有人都会哭,“我是家中老大,我必须扛起此负担。我知道终有一天,我必须赚够钱养活父母和妹妹。”
话说,其父母后来重新组织家庭,“现在他们各自都有孩子了,毕业后,我得照顾他们。”每个人都把希望和梦想寄托在她身上,“我是他们的希望,也是他们唯一的梦想。”
“为此,她勤奋读书之余,也积极参与社区工作,好让家人相信她会有个美好未来,我为大家而做。如果每个人都幸福,我也会很幸福。假如我停下并放弃,每个人终将失去一切。”
言至于此,为她过早懂事而心疼,在重述这些往事时,她却显露出云淡风轻之口吻。
“那时候的自己身陷既深又暗的处境,不知该怎么办,亦不知如何摆脱那个地方,只好将所有心中情绪和内心脆弱深藏不露,惟有顺其自然……”
“父母也给我们经济上的资助,但还是不够,外婆必须到早市卖一些衣服以赚取生活费。”这种胶着生活状态一直维持到那一天,她决定加入世界宣明会(World Vision)为止,“那是几年前的事情了。”

看见希望也抓住希望
“我不只是听说过宣明会,而是从小受益匪浅。”她透露,该组织在她出世前一年,即2006年首次去到她的家乡─马德望省(Battambang),一个与泰国接壤的偏乡。
“他们为当地学生带来所需的书籍、书包等用品,还会到我们学校参加毕业典礼,同时捐赠一些学习用品,校方会把它们送给排名前五名的学生,而我总是收到。”
“这鼓励了我和其他人考取好成绩,因为我们不必找钱买笔记本了。”在念小学时,她通过宣明会的活动学习生活技能,“例如:如何正确做饭,以及防止交通意外和儿童保护意识。”
对于到来的人与组织,年纪尚小的她不理解也不明白,“但我确实知道他们帮助了我们。”上了高中以后,她总是看到他们为其学校提供帮助,尤其跟她的学长们合作做事。
“直至学长们都高中毕业了,该组织必须寻找新人加入青少年俱乐部,我自愿加入。初时,无人认识我亦无经验,只能从零开始。”
她小心灵有个远大目标,她想成为青少年俱乐部领袖,“我觉得,只要加入俱乐部并成为负责人,忙碌的我就会转移家中所有烦心事的注意力。”
历练让她更懂人间苦
通过宣明会接受生活技能培训后,她开始实行社区服务与学习项目。在攒够了竞争能力且有信心执行任务后,她获得学校校长招募担任学生会成员,也开始参加国内外的项目比赛。

她在青少年俱乐部执行的首个计划是,终止暴力对待儿童行为和教导儿童了解自身权利,跟地方当局例如:警方还有涉及妇女和儿童的社区委员会合作,“也与需要实施计划的学校校长交流。”
“我们都与这些单位合作,教导学生关于权利和生活技能。另外,还有举办专门讨论儿童权利和终止暴力对待儿童讲座。经过如此多的宣导,我们看到好多孩子的生活起了实质蜕变。”
她以自身社区某个案为例,“在一个施行虐待的家庭里,父亲不仅酗酒,抽烟,还暴力对待孩子,导致他的孩子最终自我封闭,无法集中注意力,不与任何人说话。”
经过她们私下跟该名孩子聊天与开导,“他开始说多点话了,尽管是个小转变,但这至少看见进步。
“他来自非常贫困的家庭,我们下一步是尽力帮助他们,可能与社区委员会合作,一起到他家做家访。像他这样艰难而温暖的故事还有很多,我可以告诉你很多孩子的生活故事。”
原谅别人也解放自己
两年半后,她终成为青少年俱乐部的领袖,如今已是十一年级学生,“还有一年半就毕业了。”期间,她察觉自身行为起了蜕变,“过去,我常常压抑自个情绪,也不太爱发表个人观点。”
“直到我看到这么多孩子的生活发生转变,尤其是了解到他们的全部故事后,才深信我不是那个唯一在挣扎的孩子。”这促使她鼓起勇气,面对面跟父亲说出心底话。

“这些话本该多年前说给他听。”她最终理解双亲仍然爱她,“只是,他们对这段婚姻并不满意罢了。”她告诉父亲她的内心话后,当下好起来了,“因为我原谅全部人。”
说完以后,她松了一口气,“当你原谅某人时,其实也在释放自己。”女儿的肺腑之言,让父亲惊呆了,“现在我和家人的关系非常要好。”
她有感而言道,从前彼此互相不理解,“现在我发现他也有所挣扎,实际上,每个人的每一天都在往事中挣扎与斗争。”这都不重要了,最重要的是,尽管彼此不再在一起,父母仍然支持她并为她提供机会。
如今身为学校学生会以及宣明会青少年俱乐部领袖,她领导全校1566名学生,同时也引领俱乐部众成员,“学校里有很多类型的人,初时,对我来说极具挑战。”
“自从打开心门与父亲详谈后,我跟父母互相了解了,他们也不想让我再次心碎,于是给我极大支持。”父母亲更鼓励她到美国、日本参与活动交流,也来大马,“2023年,我去了一趟联合国喔。”

到不了城就进入网络
“一年前,宣明会给了我一个到美国纽约举行的联合国高级别会议发表演说的机会,因为他们了解我的生活蜕变,也理解我身为儿童权利倡议者的工作。我想,这是他们挑选我的原因。”
“更重要的是我说英语。”她说,在这一场会议上,她用英语表达自己、个人感受与醒觉倡导工作。令人好奇的是,远在偏乡且非英语系背景下成长的她,怎么学会一口流利英语呢?
有一句话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我曾在小学学英语,一小时500瑞尔(Riel),不到五十仙,每个学生都去上课,而我什么都不明白。直到三年级遇到了启发我的老师。”
“他不谈钱而是凭着热情奉献自己。”她记得,有一回在课堂上,她大脑灵光一闪,“突然间我什么都明白了,就是因为他让我开窍!”
“可惜,他已经离开人世,我亏欠他很多,多想尽可能地回报他呀,可是太迟了。”自此之后,无人可以跟她以英语交流,这成了她继续学习英语的最大挑战。
“我不住在城市,从首都开车到村子需要8小时,而且还要加上步行。”哪怕环境上有限制,这都无阻她通过YouTube练习英语,“我喜欢看部落格(blog)和励志性视频。
挑灯准备联合国讲稿

“当时,我仍处于非常深邃和黑暗的处境,唯一能够激励我的是视频。”她透露,自己自言自语,“我关上所有门窗,对着镜子用英语表达我全部感受。”
每当她感到孤独、沮伤和失望时,“我总对着镜子说话,鼓励自己做这做那。”在寒窗孤学许久后,她的英语能力终于派上用场了,“我必须为联合国之行准备演讲稿。”
“主题由我来定夺,当然也涵盖宣明会的,而大部分内容都是我的专业以及内心话。我需要7分钟,大会只给我5分钟。”她花了两三个月做准备,期间,她得上课也遇上考试季节。
“有时可以备稿,有时则完全不能,多半是在午夜12点钟撰写演讲稿。”备稿过程中,她指出,最大困难在于可以分享的人生蜕变故事太多,“我必须挑选其中几个。”
“这是相当艰难的过程,加上英语并非我的母语,有时我无法表达我真正想要的东西。我所能做的就是善用谷歌并尝试精进英语。当然宣明会也提供帮助,从而减轻许多压力。”
去年五月,16岁的她随着老师飞往美国纽约,“演讲前,我很紧张,什么都忘了,脑袋一片空白。”但其实,在这以前,她已经在镜子前排练了好几回。彼时,她怎么应对呢?
纽约行不可思议收获
她说,当所有与会者进场,她变得非常紧张,“虽说会场里容纳得下的三四十人,不比学校里上千同学来得多,可是,我当下非常紧张,心不断在狂跳。”

“与会者的知名度非常高,有来自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与宣明会合作的组织,也有来自联合国的,我见到了柬埔寨驻美国大使。”殊知,下一秒,神奇的事情却发生了!
当她步上演讲台,记忆马上回来,“我可以照稿念,但,我想自然表达内心想法。”爱说话的她尽可能面向与会者说话,“偶尔还是会看稿一下。”事后,她完全不敢相信自己使命已达。
“这是我人生中最大的里程碑。”她激动人心的演说,令大家都动起来了,“有很多人不了解我们和我们的现况,但他们仍有心提供帮助,且愿意把爱分享给孩子们,这确实鼓舞了我。”
随后,她趁此良机参观了纽约地标之一的时代广场,“我狠狠地掐自己,还打了自己两三巴掌,因为感觉好不真实啊!”此行,她也造访了柬国驻美大使馆。
“这趟联合国之旅激励了我要用我全部的爱和鼓励的话语待人,因为我知道,向别人展示自己的爱、与对方同在是多么重要,这都足以给对方所需的勇气。”

后记:少年故事挟成年风霜
年纪小小的她不仅肩负重任,还母爱满溢,“带领千多个孩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感觉自己就像孩子们的母亲。由于学校对他们的助益良多,以至其他村庄甚至城里的孩子都来到我的学校。”
“2019年,在为学生与家长提供学校服务的评选中,我的学校被评为柬埔寨第一呢!”这些天到吉隆坡出席活动,她表示开始想念学校的孩子们了,她开心分享道:“我买了一些糖果给他们,还有当地宣明会的工作人员。”
在这个少年人披荆斩棘的故事里,不禁联想到毛不易在《消愁》里,唱到的成年人的风霜雨露:“一杯敬故乡一杯敬远方/守着我的善良催着我成长/所以南北的路从此不再漫长/灵魂不再无处安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