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城15日讯)卫生部证实,尽管非洲地区的猴痘病例近期有所增加,但我国迄今未有出现新的猴痘病例。
该部今日发文告指出,我国迄今共通报9宗猴痘病例,首宗病例于2023年7月26日通报,最后一宗病例则是于2023年11月通报。
“所有病例都有进行风险活动的历史,至今已痊愈,无通报死亡。”
根据卫生部文告,猴痘在人与人之间的感染,会通过与出现猴痘症状者皮肤上的皮疹或水泡直接接触,或在亲密关系中接触呼吸道液体所致。

猴痘的症状是发烧,伴随脸部、手掌、脚底、生殖器、结膜和角膜出现红斑丘疹(maculopapular rash),潜伏期是接触感染个体到出现症状期间,介于5至21天。
“感染猴痘者可在症状出现前一天感染其他人,直至所有水泡完全干燥。”
有风险活动史和出现症状的人士受促到邻近的医疗机构检查,治疗疑似和确诊病例的医护人员须通报县卫生局,以便进行调查和防治措施,另可浏览卫生部官网的“大马的猴痘管理指南”。
该部也呼吁前往通报猴痘病例国家的人士,避免风险活动及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所有从相关国家入境大马的人士,也受促自抵达大马之日起,监测自己的健康状况长达21天。
世界卫生组织(WHO)周三(14日)召开《国际卫生条例(2005)》紧急委员会会议,讨论2024年猴痘病例数激增现象;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会后宣布,猴痘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正想方设法遏制这种可能致命的病毒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