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国语马来文深受梵文的影响,因为古印度人来到东南亚经商及定居已经超过20个世纪。马来文有不少的字是源自梵文如Bahasa,DEWA,Manusia,gajah ,rajah和cuti。
假如笔者向来自尼泊尔、巴基斯坦或北印度的外来工人说“mere Manusia he ,syaitan nehi he” (我是人,不是鬼)他们肯定听得懂。我相信本地人也不难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Mahayana”(大乘)与“Hinayana”(小乘)这两个字也带有我们熟悉的词汇,“Maha”在马来文是指伟大,高上无比,“Hina”或可被解为轻视或矮化。
笔者承认本身完全不了解大乘佛教及小乘佛教之分别,因为笔者不精通佛教发展的历史。所以笔者在此要谈的只是大乘与小乘作为交通工具之分别。
各有所长
大乘或可被解释为大型的交通工具如捷运、轮船、飞机等可以运戴大量的乘客;小乘或可被解释为小型的交通工具如脚车、摩哆、汽车、以脚代步等。
随着电动火车、轻快铁、捷运之普及,越来越多人利用这些大型交通工具去上班、购物及会见亲友。但这并不意味着小型交通工具将会被淘汰。因为大型的交通工具只是停留在策略性的地点,无法抵达每一个地方。要提达目的地,还要靠步行或乘车。
我本身每天都用“小乘”及“大乘”来往居住的地方和办功的地点 。从家里到怡保路的车站是以步代行,而怡保路车站乘捷运到八打灵车站,然后再步行到办公室。下班后也是一样的方法“大乘”与“小乘” 兼用回到家。
我本身也认为大未必重要过小,小未必比大不重要。从高等学府引退后,到教育中心任代课教师,令我领会的重要一点就是,我国需要兼顾到小学、中学及大学教育,这样我国的社会才能有健全及平衡的发展。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大乘、小乘一样重要,各有其长,各有其用,互相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