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3日讯)马来西亚高铁机构主席拿督斯里法兹阿都拉曼说,隆新高铁计划的可行性,有望在内阁于第4季末讨论后,有所决定。
他透露,隆新高铁计划在完成征集企划书(RFI)阶段后,目前正在接受审查。
“我重申,政府会客观研究隆新高铁计划的可行性,也一定会考虑其乘数效应及对政府长期财政状况的影响。”
法兹阿都拉曼今早在由StratComs Events”公司所举办“2024年亚洲高铁”会议上,如是指出。

他说,国内人民和企业,都可以在充满着活力的高铁走廊中受惠和拓展机会。
他指出,高铁也会让马来西亚对高价值投资者更具吸引力。但好处可能不仅限于经济领域。
“透过将出行方式从汽车和飞机转向铁路,我们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使我们的交通系统变得绿色和永续。透过提供安全、可靠的驾驶替代方案,我们可以挽救生命并防止无数道路事故。”
法兹阿都拉曼指出,这些都是高铁可以对一个国家产生的变革性影响,政府知道这需要大量投资,因此政府的立场是该项目应由私人界主导。
“这(意指高铁)不仅是为了缩短出行时间,更是为了连结社区、推动经济成长和提高生活品质,而这正是吉隆坡-新加坡高铁计划可能实现的目标。”
法兹阿都拉曼例举区域国家发展高铁的成就时指出,开通的印尼耶加达-万隆高铁,是东南亚第一条高铁,标志着本区交通运输的重要里程碑。
他说,自2023年10月开通以来, 耶万高铁已经已为400万名人次的乘客提供服务。
他透露, 耶万高铁旨在加强爪哇走廊沿线的互联互通并促进经济发展,是综合互联交通网络的一部分,以支持食品和饮料 (F&B)、纺织、航运、信息通信技术等目标行业的增长。
“这些成功案例展示了高铁的变革力量,高铁通常可将主要经济中心之间的出行时间,缩短30-60%。除此之外,高铁让城际旅行变得顺畅、有效率、舒适且更环保。”
法兹阿都拉曼也提到中国、日本和台湾的高铁成就;在中国,高铁成为该国交通基础设施的支柱,在中国的5年计划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自2007年以来,中国在短短十年内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高铁网络,全长超过4万公里,连接了所有主要城市。”
他说,此外,中国还开发了自己的高铁技术,巩固了其在该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并建立了有助于经济成长和出口收入的新型高科技产业。
法兹阿都拉曼说,在台湾,高铁已成为重要的经济动脉,透过适当的规划确保了台湾的每个高铁车站都发展成为一个独特的经济中心。
他指出,在日本,著名的新干线,自1964年运营至今,共运载了超过50亿人次乘客,其安全记录无可挑剔。
法兹阿都拉曼指出,隆新高铁走廊预计将在60年内,产生超过2500亿令吉的经济效益,并创造超过6万个就业岗位,涵盖高铁的建设和运营就业机会。
他说,高铁也能提高投资吸引力,透过高铁增强的互联互通可能会吸引国内外投资。
“正如日本和中国等其他国家所见,拥有高铁的地区往往成为经济活动的中心,从而催生新企业和产业的建立。”
他说,透过促进铁路出行而非汽车和航空出行,高铁可望减少交通拥堵并降低碳排放。
“这种转变不仅有利于环境,也有助于居民更健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