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主页 > 副刊 > 学习

心见闻

素食

会员专区

会员文

文 文 文

会员文:心见闻|五十三餐即是参 体悟慧专法师舌尖法味

会员文:心见闻|五十三餐即是参 体悟慧专法师舌尖法味
会员文:心见闻|五十三餐即是参 体悟慧专法师舌尖法味
会员文:心见闻|五十三餐即是参 体悟慧专法师舌尖法味
会员文:心见闻|五十三餐即是参 体悟慧专法师舌尖法味
会员文:心见闻|五十三餐即是参 体悟慧专法师舌尖法味

“沉潛醞釀,啟發動力;不求速成,培養修件;養深積厚,等待因緣;豐富內涵,昇華心境;堪忍一切,成就心性”~慧专法师。

经常听到佛堂善知识如是说:“食轮不动,法轮不转!”如果想要转法轮,一定得先让人吃饱,而且要让人吃得舒服和卫生。如此,大众才愿意前来亲近、护持道场。故,“大寮”是道场里,异常重要部分。
 

佛门“大寮”是烹调与料理食物之地,即是一般所谓的“厨房”,而掌管大寮,料理大众斋饭饮食、调味之执事,称作“典座”。典座除了是“发心”职务,也是励志道心的一门修行。慧专法师在佛光山云居楼大寮发心典座,长达十年之久。
 

慧专法师带领一群义工,以容易火烧功德林的厨房为大雄宝殿,每日典座前,带着大众诵经念佛做功课,降伏无明心,以清净心烹煮出三德六味的食物,以供养全山大众,滋养大众色身,以好好办道。
 

近期,慧专法师将十年中所调制的53道丛林谱,编辑成书,全书洋溢着佛法智慧的酥酡妙供,有别于坊间一般食谱,其树立了别具一格的文化与蔬食风味。此食谱名为《珍珠玛瑙下厨房》。

█烹煮佛光山腊八粥的食材。

食也为一修行

适逢慧专法师此次莅临雪州仁嘉隆东禅寺,参与马来西亚佛光山供僧法会,笔者请慧专法师回想他在云居楼为典座的黄金十年,并提问道:“为什么下厨房的是珍珠玛瑙呢?”

“参与大寮工作时,我时时刻刻谨记道元禅师在《典座教训》中的言教——六种持心:道心(宗教情操)、供养心(无私奉献)、功夫心(改除陋习,放下执着)、喜心(欢喜心)、老心(同理心),以及大心(无差别之心),作为学习目标。同时,将紫柏大师的三德(清净、柔软、如法)和六味(淡、咸、辛、酸、甘、苦),放于心底,警惕自己必须从观念上,重视大寮工作的神圣,进而认真备办六味俱佳的餐饮。”慧专法师如是说。

慧专法师强调,他所撰写的食谱,就是要彰显禅门,并津津乐道言“金衣钵、银客堂、珍珠玛瑙下厨房”的经典,故有祖师大德出自大寮之说,诠释典座蕴涵着尊贵的修行态度及操守,祈愿一切行者用智慧火炬,烧去一切烦恼,以提炼出最纯净本性。

在饮食价值观纷乱的现代社会,传统的简单价值更显珍贵。在饮食当下,回归本心,觉照自我,学习如何好好吃也是一种修行!

█佛光山最具经典饮食,慧专法师特别推荐其腊八粥,因为星云大师极重视腊八粥,其食材具有融合性,不凸显任何食材,分别烹调、一同熬煮,衬托出佛光人各以特长,集体创作的精神。

体现精神还其本来面目

以食材为师。

慧专法师提出,以豆腐制作过程为例,学习其柔软、耐磨、耐压和耐熬特性,以降伏个人脾气习性:“豆腐,柔软、耐磨、能熬,古德喻为和德,暗含清寡精神。食豆腐者,在淡味中安于清贫,而做豆腐者也懂得顺应自然,让淡味成为真滋味。”

“厨中行者将精神注入食材,体现本来滋味,无半分矫饰,犹如禅者随缘自在,展现本来面目。”

就如佛光山的最具经典饮食,慧专法师特别推荐佛光山的腊八粥:“星云大师极重视腊八粥,其食材具有融合性,不凸显任何食材,分别烹调、一同熬煮,衬托出佛光人各以特长集体创作的精神。”

“腊八粥讲求融合,不让某一食材从粥中脱颖而出,专美于前。少了融合,没了精神,纵然可口美味,充其量只能称之为‘咸粥’。求融合,须慎选食材,究精神,须个别烹调。食材都有其个性,有些须反覆滚煮,去芜存菁;有些须泡水静置,使其软化;有些须油炸,定其形,存其香;有些则须捣泥,散其状,融其味。有些食材从始至终熬煮,有些则是熟透起锅拌入,不同时烹调,是个别沟通,一同熬煮,才能达成共识。大口尝一味融合,细细品,万般滋味,是分工合作,更是集体创作。”

如果来到佛光山,走进云居楼,举目望去广达两千坪斋堂映入眼帘,无一根立柱。这里随时可供应4000人同时吃食,过堂时没人喧哗吵闹,只有专心一意地吃饭,这就是星云大师涵纳,三千大千的不可思议愿力。

█慧专法师一边示范,一边讲解饮食个中奥义。

修行资粮不须挑剔

佛门《食存五观》里,言道“为疗形枯,应受此食”,食物在佛门视之为“药”,用来长养修道者色身。慧专法师与云居楼徒众们日复一日地供养着众多修道者,累积了许多福德资粮。

“要成为一个好典座,先要懂吃饭人的心,其次是认识每样食材本身的特性,最后是能掌握各种火候与厨艺,三者兼备才能是好典座。典座者体解因缘变化原是无常,其性也空,其用也妙。备办丛林饮食,如同举办法会般殊胜,因缘合会,空花水月,正所谓‘三德六味供佛及僧,法界有情普同供养’。佛在炊煮,佛来吃喝,十方三世都虔诚应现在大寮光影之中。”慧专法师娓娓道来。

笔者敢问慧专法师,佛门《食存五观》与师父的烹饪和料理理念,如何做一个结合,彰显出舌尖上的法味呢?

“佛门称吃饭为过堂,厨房准备好三菜一汤一饭,大家都吃同样的食物,美味可口好下肚,咸淡不合也凑合。故,‘计功多少、全缺应供、防心离过、为疗形枯、为成道业’的食存五观想,不过是增加体力好修行的资粮,又何须挑剔?”

慧专法师接着说:“厨房备菜总想让食者身心安顿,若遇上信徒送菜来,无论丰美或不够新鲜,都是信者虔诚供养,是辛苦血汗换得的成果,怎能不满心欢喜接受?”

█慧专法师认为:“厨中行者将精神注入食材,体现本来滋味,无半分矫饰,犹如禅者随缘自在,展现本来面目。”

以不变应万变孕育飨宴

“修行者要以不变应万变,用平常心看待,一切来之不易,都是好因缘。摒绝好恶美丑,样样都是生命道粮,辛酸甜淡,口口都是润生滋味。”

吃素,容易给人一种刻板印象,那就是没有变化。有人形容吃素像是吃草,且让慧专法师告诉大家,只要多一点巧思,吃素也能是一场视觉与味觉飨宴。

“修道如一锅粥,慢慢火熬,人生如一口汤,须文火炖。无论如何譬喻,都是生命经验,都是时间的酝酿。熬与炖,看似一种考验,却是精神上的升华,急于速成,大火滚沸,尝到的只是混浊而焦躁的火气,而按部就班,文火慢炖,才能尝到火气之外,所孕育出的好味道。”

“修道路上最大的考验,并非境界本身所带来的违逆与可爱感受,而是遇到境界后,如何转化成生命的能量。”

“未经转化,是消耗身心,空费草鞋,花了大半时间,却只体会到苦本身,而一无所得,要得升华,须将那固态执着,化作云雾。‘境界’是媒介,而‘智慧’是关键。”慧专法师如是说道。

入素斋法界升华餐饮

慧专法师藉《珍珠玛瑙下厨房》食谱以53道菜肴之意,引领大众进入素斋法界,开启健康、环保的概念,倡导佛门慈心不杀的平等精神。

“五十三”在佛门里有其特殊意义。《华严经·入法界品》里记叙:善财童子发大菩提心,在通往诸佛法界途中,与53位善知识学习。从53道丛林菜中,演绎出53餐(参)!。

佛在灵山,道在釜中,这是一本丰盛的菜香法味的食谱。慧专法师说,目前正筹备出版全英文版《珍珠玛瑙下厨房》,希望明年可以完成翻译工作,顺利出版。

慧专法师在《珍珠玛瑙下厨房》食谱书中的自序道:“沉潜酝酿,启发动力;不求速成,培养修件;养深积厚,等待因缘;丰富内涵,升华心境;堪忍一切,成就心性。”

真心期待现代办餐饮之人,能像慧专法师及云居楼典座团队一样,三德六味具足,清净、柔软并勤勇善巧。如此,我们所食餐饮就会更健康、更富足。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心见闻

素食

会员专区

会员文

相关文章

中国官方机构捕获 针对财税工作人员木马病毒

教宗逝世|中国天主教组织发唁电 对方济各去世表示哀悼

争执中怒杀妻子 夫逃入丛林吊颈

独家‧深新闻‧叶馨媛遇害|母悲控嫌犯自由 “4个月了,他们没事!”

78岁男星剃发当和尚 认婚内出轨:要对妻子赎罪

独家‧深新闻‧叶馨媛遇害|姐姐早恋却遇害 2个妹妹“担惊受怕”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