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段有关霸凌的影片,一位讲者在示范霸凌者的心理状态和被霸凌者如何化解的办法,看了有一些联想。
霸凌者展现的是一种支配性权力的欲望,想要对方屈服配合,透过打击对方的心理,扰乱对方的情绪,使其害怕生气怯弱,如果对方反抗则会升级到使用暴力。总之是一种想要比对方强大,迫使对方屈服的表现。

我觉得就是人际关系间赤裸裸的角力,权力的角力,一方退一步,另一方就会步步逼近。如此说来,霸凌关系并不止于学校职场,其实家里也是。家里的霸凌关系,比较明显的是家暴。家暴是上对下实施的霸凌,其实也有下对上的霸凌。
下对上的霸凌行为其实就是孩子在跟父母争夺支配性权力的行为,这种行为自古以来普遍存在,加上近年来对孩子权力的过度赋予,父母过度宠溺,下对上的霸凌行为越加猛烈。
视频中的讲者示范如何化解霸凌者的挑衅是强调了一点,就是不在乎。在霸凌者设法在言语上试图激怒恐吓的时候,被霸凌的一方要努力不为所动,让对方的语言暴力没有着力点。当然,这并不容易,当事人要有极高的情绪控制能力。
权力相争
其实道理很简单,任何人遇到事情,首先要冷静,不管面对任何人际关系的挑衅都是如此。无关紧要的人比较容易处理,闪躲即可。需要长期共事相处的则看个人智慧和个别情况处理。至于亲子关系是我觉得最困难的。困难在父母对孩子天生的于心不忍。偏偏孩子最容易抓住父母的软肋,专门往父母最痛处碰撞,父母要冷静处理真的很不容易。
在以前父母比较强势,所谓抢夺支配性权力嘛,家庭里的权力不容置疑一定是掌握在父母手里。现在的家庭权力肯定也在父母手中,可是因为于心不忍,父母自动缴械投降,所以孩子得寸进尺也在意料之中了。
我不是在鼓励父母跟孩子争权夺利,因为这根本不应该存在,我只想提醒父母有一些权力是不容轻易下放。我也不是不相信亲情,只是我更相信亲情容易在权力面前被无视。例子很多,从蝇头小利到家国大事,比比皆是。
很少人在拥有权力以后会善待弱者,反过来说,不想被亏待自身必须有坚强的实力。任何关系都是如此,想要和谐的关系,就要懂得冷静,还要有适当的权力。平衡才是和谐关系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