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主页 > 副刊 > 智创

木场物语

子木

文 文 文

子木:老街月圆夜

在2019年8月10日月圆夜,南边有光。透明帐篷下,如雨滴般的吊坠灯泡散发出各自的微光。和妻坐在最尾排,听着张吉安与许斗达两位老师谈他们浪漫与天真的文化守护。

“那就得进入社区,生活在社区里,成为社区的一部分。”彼时《五月雪》还未问世,张吉安老师在台上分享他采集乡音的心路旅程。聊及吉隆坡的茨厂街,在地居民人口的变化,句句都是吉安老师对该社区的关怀。在蝙蝠城的老街区听老师们畅聊守护老街文化的故事,格外令人陶醉其中。

接触老街与社区课题,可追溯至更遥远的十年前。那年头,家乡小镇里就出现了一批批热血激情爱乡土的青年们。大学时期尾随“大马子民之声”兄长姐们的脚步,穿梭在当年还未被美化的老街巷弄中守护老街的活动。午夜,一班人在无人的商场里策展筹备峇株老街艺术展,次日在门可罗雀的时段里默默值班充当导览员。

再后来,是组织规模更为可观“峇株给的”还有“凿石文化街”志工团队。长年累月充当人海中的一个分子,乐见分母们热闹欢腾。可繁华喧嚣之后,一切回归生活日常的平淡。美好的朝夕成了新增的光辉岁月,当初的人们已经往各自人生的新旅途奔赴前行,往事成了某个时刻偶尔会被蓦然回首的片段。

在地记者中也不乏对老街关注者,前前后后做了一系列老街的社区特辑。东方日报就曾有过《峇株老街新生命》上中下三部曲,各别诉说了年轻人老街筑梦、激活老街,老商家乐见其成、致力保护老街原貌的故事。从那时起,就心心念念想心之所向,行之所往。

老街情怀

十年之后,终得如愿以偿携妻入驻老街,并在社区里开启第二人生。她祖辈那被记载于族谱里的历史,预示了这是冥冥中早已注定好落叶归根的故事。到此即将满一周年,办了一场献给街坊邻里乡亲的月光会,她盼能向月下灯笼借光照亮老街。街坊自主拍摄剪辑的精彩大片捕捉了好多笑容,扶老携幼的画面流露出传承氛围。“我们布店街好久没有这么热闹了。”长辈们的回馈让我们觉得与老街社区又更加亲近了一些。

“总要有人在不合时宜的时间做不合时宜的事?”不求是璀璨耀眼的流星,愿是长久安在的星辰。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木场物语

子木

相关文章

子木:连帽衫之旅

子木:2024我做了什么?

子木:策展之年

子木:凿石城艺术节

子木:凿石城的速写者

子木:凿石文艺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