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在数学游戏课上,刚好有几位老师进来观课。那天,我让学生玩七巧板。就在我忙着引导学生如何解决问题时,我听见几位老师在后面小声讨论:“这不是幼儿园才玩的嘛?怎么中学也在做这个?这不是太简单了吗?” 我听到了他们的疑惑,这其实反映了很多人对游戏在数学教育中作用的误解。
当时我没有回应他们,因为我需要专注在学生的互动上,引导学生们思考和解决问题。过后,其中一位老师留下来,主动问我能否让她也体验一下课程。我非常欢迎她的参与,正好有多余的七巧板教材,就给了她一份并简单介绍。
这位老师坐下来尝试了其中一题。十五分钟过去了,她依然没有成功拼出图形,最后她默默离开了。直到她走后我才注意到,她的离去可能带着一些挫败感。这件事让我思考,很多时候,我们以为某些教学内容看起来非常简单,当真正亲自尝试时,或许并不如想像中那么容易。
知识和精神的锻炼
七巧板是一个看似简单的游戏。孩子们在课堂上根据提供的图形,用七巧板拼出相应的形状。对某些人来说,这可能看起来只是一个简单的模仿动作,事实上,要正确拼出这些形状,孩子们需要有相当强的空间思维和观察能力。这不仅仅是动手操作的游戏,它是对孩子空间认知能力的重要训练。通过这种游戏,学生学习如何识别、理解和分析二维图形的结构关系,而这种能力,正是解决复杂数学问题的基础之一。
在孩子们掌握了基础的拼图技能后,我们逐渐加大难度,只给他们图形轮廓,但不再提供形状分割线。这时挑战升级了许多,有时连老师们也未必能够轻松完成。这种渐进式的挑战设计,能有效地提升孩子的思考能力,帮助他们建立深层次的图形认知与理解。这样的思维训练,不是通过死记硬背数学公式就能获得的。
在游戏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些孩子一看到题目就退缩了,他们会说:“我不想做,我不会。”有些孩子甚至在游戏中途表现出极大的不耐烦和发脾气。这些现象并不罕见,这正是孩子们自我发现与成长的过程。在这样的时刻,孩子们其实正在面对自己内心的恐惧和挫败感。游戏不仅仅是智力的锻炼,它也是情绪管理和耐心培养的训练场。孩子们在游戏中的这些情绪波动,正是他们学习如何面对失败、如何坚持不懈的重要环节。
数学教育本来就不能仅仅依赖课本上的知识。数学的本质是思考,而不是机械地解题。因此,我们需要通过这些看似与传统数学无关的游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当他们通过游戏培养出对数学的兴趣和思考能力,再回到数学课本时,他们会发现数学不再是死板的数字运算,而是一个充满逻辑和创意的世界。
数学,不仅是数字的运算,更是思维的挑战和情感的锻炼。通过游戏,孩子们学会如何面对复杂的问题,如何在失败中找到希望,如何在挑战中获得成长。成长型思维是数学教育的核心,也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品质。让我们通过游戏,将数学的魅力带给每一个孩子,让他们在思考中成长,在成长中迎接未来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