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1日讯)证券监督委员会(SC)指出,今年第3季共接获3380宗诈骗和无牌营运的投诉和询问,较去年同期增长28%。
证监会执行董事兼律顾总监游仪棣在出席《2024年精明投资节》时指出,案件变得越来越复杂,涉及使用深度伪造(deepfake)技术和不断演变的作案手法。
她说,好的一面是公众的意识有所加强,并持有质疑态度,让许多向证监会投诉和谘询的公众逃过一劫。
不过,诈骗和无牌活动持续令人担忧。
“去年证监会接获3263宗各种诈骗和无牌投资活动的投诉和谘询,较2019年暴增321%。”
截至今年第3季,证监会已将184个新的诈骗案件,以及无牌活动添加到投资者警戒列表中,目前共有1311个公司或个人。
她说,证监会推出了一站式搜索投资检查器,用户能随时查询警戒列表,同时探讨公司或个人的合法性。
严管金融网红
随着金融网红(finfluencers)在社交媒体的影响力日益增长,游仪棣说,证监会已更新投资建议的指导说明。
她说,许多人转向社交媒体和其他数码平台寻求信息和建议,但这些“金融网红”往往缺乏投资知识,有些情况下,他们的行为可能需要证监会许可,但他们并未获得许可。
证监会封锁了114个网站和191个社交媒体帐户,以便公众无法访问这些非法或诈骗网站。
她还指出,美国监管机构已对一些推广加密资产的知名人士转型网红采取行动。
勿租借银行户头
游仪棣提醒公众不要租借银行户头给诈骗者,以非法接收和转移赃款。
“多数诈骗都有一个共同点——使用‘钱骡’银行户头。一旦罪成,钱骡将面临最高1万令吉的罚款和监禁至少1年。”
她说,这些人将无法保留或开设银行户头,这对他们求知和做生意方面构成挑战,因为这两者都需要银行户头。